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 题:中国经济如何成功实现“软着陆”?
中新社记者阮煜琳
当一些行业的过热危害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也就开始成为政策选择,“软着陆”自然成为期待的目标。中国经济学家近日提出,这一次宏观调控要成功实现“软着
陆”,必须持以时日,进行深化改革。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已经历了三次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第一次是在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宏观调控没有到位,最后出现了反弹;第二次是在一九八八、一九八九年,虽然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跌,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硬着陆”。第三次是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到了一九九六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较好地“软着陆”。
汪同三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提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中国进行了一轮新的宏观调控,根据历史经验的分析,此轮宏观调控也面临着三种可能的结果,要较好地实现“软着陆”,必须持以时日,进行深化改革。
汪同三认为,宏观调控是长期任务,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经济运行经常出现波动,虽然这次宏观调控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投资增长速度过高、物价存在上涨压力等等。
一九九三、九四年进行的第三次宏观调控虽然面临较高的价格水平,但中国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其中包括税收、财政、银行体制、汇率、外贸的改革等等,实现了较好地“软着陆”。汪同三说,所以这次宏观调控要想成功实现“软着陆”,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
如果宏观调控采取的措施不当,就会引起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汪同三认为,其中主要包括五个因素:一是投资速度回落太快;二是不良贷款的增长,目前查出的一些违规项目都是在大量的使用银行贷款。当这些项目被查处以后,已经发放的银行贷款就有可能成为坏账;三是就业状况得不到改善,现在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率还没有明显降低,上升的压力还比较大;四是企业间的债务链增加;五是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资金发生困难。
这位经济学家指出,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采取必要措施及时解决才能避免此轮宏观调控过程中出现“硬着陆”。现在宏观调控虽然见到一定成效,但如果放松就会出现反弹。实现宏观调控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我们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就能够成功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