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影响地产营销传播六大理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05:56 深圳商报

  美国营销学专家韦勒有一句名言:“不但要卖牛排,更要卖烤牛排的嗞嗞声。”所谓嗞嗞声,就是刺激消费者以及激起消费购物欲望的手法。今天,让我们倾听——

  来自地产的“嗞嗞”声

  ——影响地产营销传播六大理念

  深圳商报记者孙正东

  什么样的地产营销传播是成功的?怎么样才是有效的地产营销传播?很多人都有在思考这个问题,并纷纷寻求蹊径。也许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同,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期待:希望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美国当代营销学专家韦勒有一句名言:“不但要卖牛排,更要卖烤牛排的嗞嗞声。”所谓嗞嗞声,就是刺激消费者以及激起消费购物欲望的手法。

  这就是著名的“韦勒原则”。

  用卖“牛排”来比喻地产营销传播,非常贴切。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有真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牛排”,当然牛排是一个象征,它像是一个地产传播的“核”,一旦引爆,可以产生极大的能量;二是有策略,是烤出来的,而不是别的什么手段,如果是清蒸那就是另一番滋味了;三是心中要有消费者,嗞嗞声是长刺的,要钩人的,而且是钩那些需要这种声音的消费者的,行话就叫对路,不然就是乱弹琴。这三者,就是传播什么、怎么传播、向谁传播的问题。一种悦耳的嗞嗞声,可以让人回味无穷。

  深圳商报地产部这几年特别是2004年中,在地产营销传播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实践着自己独特的理念,留下一些可圈可点的成功范例。在2004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清理一下,做一点阶段性总结,实在是有益的事。

  理性传播

  原理:就是找“牛排”,用事实传播。地产“牛排”作为首要要素在营销传播中不断强化,进而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深圳地产近年来,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非理性因素太大。非理性的表现之一就是软文的假、大、空。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良莠不齐,杂音很多,信息不对称。很多情况下,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好楼盘,谁是真正的畅销楼盘?千篇一律地都说自己是好楼盘,自己热销;有时说热销也嫌不够,那就多加形容词,于是,火爆、狂潮、排队抢购等频繁上阵;再吸引不了眼球,就来个“世界第一”。有些词已经成了污染消费环境的公害。甚至于有人误认为,地产营销传播就是硬广加软文。软文,这东西近似“罂栗”,看上去很鲜艳,很可人,可是有毒,真的接近它,就会受到伤害。

  如今,市场进入后消费时代,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理性消费与情感消费结合在一起。无论你说得再好,最终,还是要去现场看的。越来越多的人对软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我们一直倡导一种理性传播方式。但理性不是一种教条,而是赋予它鲜活生动的生命。理性传播的本质就是求真。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典型案例一:

  深圳楼盘销售龙虎榜———创办于2002年4月,延续至今,是深圳商报和深圳房地产信息网联手主办的,是地产传播中最具有持久魅力的传播模式之一。它的最大卖点是:用权威、专业的数据来演绎“楼市英雄”。它的口号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楼市。

  典型案例二:

  2004年深圳地产蓝皮书(半年卷)——2004年6-7月,深圳商报地产部首创,深圳地产的思想者、观察者,消费者购房的大全。

  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在一个新的变动时代,改变地产传播的形式,对形成健康的地产传播舆论环境、地产伦理地产文化有所助益。蓝皮书,不仅是一本地产专集,重要的是,还是理性地产倡导者,是地产传播的宣言书。蓝皮书拒绝浮躁,拒绝矫情,为深圳地产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帮助人们分析、认识地产市场,进而建立新的传播秩序。

  集中传播

  原理:在一定的时段、一定的版面,给消费者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和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美国一本营销传播教科书中有这么一句:“在传播的丛林沼泽中,惟一能取得高度效果的希望,是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实施市场区隔。”集中传播就是其中一种办法。

  厚报时代,每天的信息量很大。在信息的海洋中,在广告的海洋中,如何才能更加醒目,引起人们的注意?用什么办法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当然,媒体本身的可读性很重要,除此,地产营销传播要不被淹没,要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该怎么办?事实证明:比较有效的是集中传播。

  有人疑惑,集中传播会不会是烧钱?不惜巨资,在各种强势媒体中大规模地投放广告,进行狂轰滥炸,只求在消费者耳中混个名熟声响,这不是真正的集中传播。

  集中传播是一种营销方式,它强调的是用适当的方式张显品牌内涵、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进而促销,不是为集中而集中。没有内涵与内容的集中是虚无的。

  典型案例:

  名盘名企品牌周——2002-2004年,深圳商报独创,开创深圳地产广告新闻接力推广模式,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快建立市场地位,实现企业品牌与楼盘品牌互动,并多次成功创造了快速销售的奇迹,在传播中形成特色。品牌周后来发展到多个楼盘联合参加品牌周,进而发展到具有更持久效力的品牌月。万科、华侨城等名企及其开发的名盘等十多个参加了品牌周。

  精确传播

  原理:关注的是目标消费者的心理。

  精确传播是对美国艾尔强森跨位营销理论的延伸。在艾尔强森看来,以前的营销是请消费者注意,强调的是产品;后来的定位理论强调的是“注意消费者”,研究的重点是消费者;跨位理论又进一步强调:不仅要注意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心理。

  精确传播强调的是对目标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因为对目标消费者知道的越多,传播就越有效。在营销传播中,有的开发商病急乱投医,到处撒“胡椒面”,卖掉卖不掉房子,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说,在决定市场生命力的要素里面,只有人是活的。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会随着时间、空间和情绪的转换而变化。掌控消费者的心理,才能真正实现销售。

  深圳商报本身就是精确营销的沃土,一些发展商在深圳商报经济版以及文艺版都独家投放,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消费者。

  比如金博会特刊,是专门为深圳地产投资客提供的。谁是自己的客户?有的开发商是盲目的。而一旦找到了目标客户群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活动传播

  原理:媒体组织者通过活动为地产开发商创造竞争优势,营造注意点。

  楼市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市场,不可能每天都有什么大事,和别的市场比,也许更平静些。如果地产市场像汽车市场那样,今天降价,明天涨价,或许,今天这里出事,明天那里出事,那还了得。

  组织活动,就是为平静的楼市注入一点新风。活动不仅是给楼市一点阳光,给地产一点色彩,其实质是新的传播方式。它可以把行业最新资讯、专家建议等到多种要素整合起来,造就一个独特的营销平台。搭这个平台,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同样是平台,有的流于一般,过后也就被人遗弃了。但深圳商报地产平台有所不同,其组织的许多活动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达到开发商、消费者以及媒体三赢的效果。

  活动的好处很多:可以在活动中整合资源,比如深圳十大创新设计楼盘颁奖仪式,把新闻、地产专家以及地产商整合起来,掀起了一股热潮;可以在活动中突出主题,在非典期间,十大健康住宅推荐就比较引人注目;可以联合众开发商一起造“势”,所谓众志成城就是这种感觉。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关注度高。

  一开始也有不少误解,认为参加活动效果不好,影响销售等等。现在看来,理解的人越来越多,都比较认可活动的优点:经济、实效、声势大。一家公司“办不了,办不好,办好了也累”的事,大家一起来办,就举重若轻。典型案例:

  2004年深圳西部滨海中心区地产风采篇——在宝安、在深圳地产界影响都比较大。过去宝安地产商很少一起参加媒体组织的活动,这次在深圳商报的组织下,形成联盟,整体出击,把西部滨海中心区炒作得热热闹闹。

  渗透传播

  原理: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方式介入消费者世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模式。

  注重的传播的连续性。它与集中传播相反,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是连续不断地进行渗透。集中传播专注爆发性,渗透传播讲究的则是长期性稳定性。在内容设定上,不是那么“功利”,说好就好得不得了,而是注重技艺性,有慢火煨汤的感觉。在渗透传播中,传播者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

  按照美国营销专家戴博雷克的定义:渗透传播是一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就是走进顾客的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的一种互动的交流。现在,人们越来越忙,消费者在买什么和从哪种渠道了解产品、服务及销售商的问题上,有着多得无以计数的选择,这种选择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且对硬性传播有时会有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渗透传播可以促销产品,维护品牌形象,不断与消费者建立沟通,把无数选择变成现实。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商,比较乐于选择渗透传播方式。

  典型案例:

  万科城推广策略——深圳商报在对万科城的传播中就采用了渗透传播的策略。

  万科城是万科新开发的楼盘,在关外。如何来传播它?我们认为,万科是一个大品牌,消费者对万科的认知度高。万科明白这一点,传播者也明白这一点。如果再在这方面下功夫,就品牌说品牌,就是浪费。相反,我们在细节上,在消费者心理上进行研究,用比较多的版面,来传播万科城的片区前景、生活品质等,而且说得比较理性,比较含而不露,甚至有人看不出来说的是万科城。也有人说万科“呆”,其实,这是大聪明。

  分众传播

  原理:消费群体在不断分化,传播也不断地强调针对性。

  我们注意到,如今已进入分众消费时期,“分众”作为一个密集的群体,相对独立。我们在传播设计上,不太考虑面上的一致性,主要考虑在线上、点上的专一性。在营销传播上,我们不力求让“大众”都知道,而是对大众进行区隔。在这个传播体系下,分众消费群体首先作为一个被传播的对象和目标,被动接受媒体的特定传播,虽说单位时间内接受信息的成本很高,但由于接受传播的特定主题、特定时间等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这种传播带给受众的传播效率较高。从消费者层面来讲,就是消费者愿意付出最低个人消费成本获得最高产品使用价值。

  有人对地产营销的电话反馈率很在意。其实在分众传播中,这很正常。分众作为一个独特群体,有个性,有见解,也很理性。看到传播,抓起电话就打,不是他们的风格。他们的眼光是挑剔的,说得太过,瞒不过他们的眼,他们会选择去实地考察。打电话的未必是买家。以上,都是我们在地产营销传播中的一些体会、一些做法,有单独操作的,有的是综合运用的,还有一些做法以后再说。总的一条,按地产营销传播的规律来办事,才能听到最美妙的“嗞嗞”声。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孙正东 发表评论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