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国与周边地区共赢空间扩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1:16 上海证券报

    ■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明显提高,经济运行态势逐渐趋于同步,贸易占GDP比重大大提高,境外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制造业加工特征日趋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加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以预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将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把我国推向了制造业链的最
终环节,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加工基地,这为我国经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既要努力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互间提供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也要积极应对挑战,争取把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尽可能向积极方面转化。

    11月29日第八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10+1)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各国领导人回顾了东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合作的进展情况,高度评价了中国为实现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认为中国的发展给东盟各国带来了利益和机遇。因此,从经济角度看,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互利共赢的关联度在明显提高。

    与我国相邻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约有几十个,但目前与我国经济关系密切的主要是日本、俄罗斯、印度、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和亚洲四小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去年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的贸易总额占整个亚洲的比重为88.3%,境外直接投资占98.4%。因此,研究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及对策要重点集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

    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融合明显提高

    随着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扩大,我国与世界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明显提高,经济运行态势逐渐趋于同步,贸易占GDP比重大大提高,境外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制造业加工特征日趋明显。

    1、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态势逐渐趋于同步。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走势的同步性越来越明显。2000年以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不仅趋势不一致,而且离差也比较大;2000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不仅走势基本一致,而且离差也越来越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9.0%,日本增长4.4%,亚洲四小龙增长5.5%,印度增长6.4%,俄罗斯增长7.3%,呈现出走势一致、离差变小的态势。

    2、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占我国GDP比重持续上升。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占我国GDP比重持续上升。1998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占我国GDP比重为18.4%,2003年上升到31.2%。这说明我国经济总量中有三分之一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直接的关系。

    3、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占GDP比重,随着我国GDP规模不断的扩大,仍保持着基本稳定的态势。随着世界经济泡沫的破灭,尽管2003年以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出现恢复性增长,但近几年总体上处于不振状态。而在这一形势下,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不仅没有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缩小,却一直保持着基本稳定的态势。2000年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达251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3%;2003年达335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4%。

    4、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制造业加工特征日趋明显。制造业加工特征明显,突出表现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我国的日趋集中,我国已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加工基地。周边国家和地区向我国出口大量原材料和零部件,在我国加工后返回原地或出口到第三国家和地区,结果对我国形成了大量贸易顺差。与此同时,也使制造业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

    以上的分析表明,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越来越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明显加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融合的外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又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突出表现为世界贸易总额占世界经济总量不断上升。2003年世界贸易总额占世界经济总量(GDP)比重为57.9%,1995年为43.3%,1990年为38.3%。经济的全球化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提供了外部背景。

    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不同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的客观要求。去年我国内地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100美元,日本为34510美元,韩国为12020美元,新加坡为21230美元,我国台湾为13157美元,我国香港为25430美元,印度尼西亚为810美元,马来西亚为3780美元,泰国为2190美元,菲律宾为1080美元,印度为530美元,俄罗斯为2610美元。由此看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有着明显的不同,经济结构自然存在着差异,这就为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提供了内在的客观要求。

    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扩大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对外开放在地区上不断从沿海向内地延伸,在领域上不断由经常项目向资本项目扩大,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我国关税总水平到2003年已降到11%,对外贸易经营权明显扩大,部分产品配额得以取消,部分企业可以全额结售汇。对外开放的扩大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流动提供了条件,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融合的基础和保障。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加之经济发展水平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改善,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以预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融合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是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融合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

    1、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快速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我国经济运行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逐渐趋于一致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融合的重要表现,就是说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形成对我国的巨大需求,扩大我国的外需,拉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当前看,日本经济已摆脱过去十多年停滞不前的局面,正步入快速增长轨道;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俄罗斯和印度均保持并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周边环境。

    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把我国推向制造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的产业结构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升级换代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急于向外转移。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以软件开发为主的信息产业所拉动,国内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俄罗斯经济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体,轻工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可见,这些国家与我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较强。而相比较而言,亚洲四小虎与我国经济结构比较相近,存在着竞争,但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竞争优势在我国一方。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这一发展格局把我国推向了制造业链的最终环节,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加工基地,为我国经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大进大出的形势将会持续一个时期,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制造产业链最终环节的形成奠定了我国制造业加工基地的地位,加之近几年境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形成的生产能力,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将继续呈现出大进大出的走势。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仍保持在较低水平,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投资积极性较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仍将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随着融合度的进一步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明显加大。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融合的加深,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条件,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如果恶化同样也会传导到我国,冲击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明显加大。

    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融合的不断加大,对资本项目融合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尽管作为资本项目下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总体上看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经常项目上,而由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加大对资本项目融合的要求显得越来越紧迫。

    随着经济融合度在国内地区间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虽然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度在不断提高,但这种融合更多地是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融合相对要差一些,经济的融合在国内地区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结果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业已比较突出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随着制造产业链最终环节的进一步发展,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将会加剧。制造产业链最终环节,制造业加工基地,虽然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岗位,但问题是由于制造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及环境污染。估计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制造产业链最终环节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污染将会进一步加剧。

    三、经济融合进程中的政策调整与取向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既要努力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互间提供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也要积极应对挑战,争取把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尽可能向积极方面转化。

    1、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和政策的跟踪监测,协调好境内外政策的操作力度和方向。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融合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经济运行越来越趋于一致,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越来越强,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和政策的跟踪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既要利用好周边的好形势,又要规避好周边的不利环境。

    2、对与我国具有不同经济结构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要寻求不同的对外经济合作领域,推进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要通过吸收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直接投资,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以俄罗斯和印度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扩大对俄罗斯轻工产品的出口,推动对印度制造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对外贸易的大进大出,努力吸引境外直接投资。

    3、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的改革。为适应经常项目对外开放的需要,推进资本项目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但在看到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也应看到进一步开放的所需的条件和风险,其中重点是要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监测体系。

    4、树立循环经济意识,降低资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制造产业向我国的继续转移,加之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下决心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