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 正文
 

不可将人民币升值妖魔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09:15 证券时报

    --三家QFII首席经济学家热议人民币汇率

    日前,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尤其是人民币是否需要选择升值的问题,境内外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记者特就此问题采访了分别来自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花旗环球和德意志银行的三位专家。他们一致认为,人民币重新估值将不可避免,但对于现在是否已经面临着估值的压力,各专家看法不尽相同。

    质疑万亿美元豪赌人民币升值论

    目前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投机热钱押赌人民币升值,这也成了一些专家认为人民币不能在目前升值的原因之一,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坦承,在投机情绪高涨的时候不应选择让人民币升值。

    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则称,“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不应该在风高浪急的时候推行,但也不可将人民币升值妖魔化。”

    对于万亿美元对冲基金豪赌人民币升值的传闻,陶冬表示了质疑。他说,全世界对冲基金的总额才1万亿美元,真正能够投机炒人民币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陶冬表示,投机热钱真正渗透到中国内地的并不多,大部分热钱流入了港股、港币和原材料。一方面,进出人民币资产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政策风险也非常大,如果人民币资产不能大幅升值,则资金的机会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热钱流入需要有相应的投资工具作为载体,而A股风险较高,债券市场容量太小。至于房地产市场,他认为,推高国内楼市的境外热钱主要来自海外华人,对冲基金只是在外围炒衍生工具。

    重点还要看实际汇率水平

    花旗银行环球金融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表示,人民币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低估,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强劲,则人民币面临重新估值将不可避免,它可以通过提高名义汇率或者是通货膨胀等方式来实现这一重估过程。

    陶冬则质疑道,海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预期人民币升值呢?是否到了该反思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的时候呢?他称,不能仅仅钉住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重点还要看实际汇率水平。事实上,上海近两年资产升值的幅度不比1984、1985年日本的幅度小,其实这是通货膨胀造成的。币值不升,但因通货膨胀上升,同样意味着竞争力的下降,只是调整是通过实际汇率进行的。陶冬形象地比喻道:“对一个烧开的水壶,你堵住了一个窟窿,蒸汽会从另一个窟窿里跑出来。”

    黄益平则认为,尽管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担心,如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否会因为造成了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但是要看到,采取固定汇率的作法会因此付出成本。

    而对于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因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萧条的观点,陶冬表示,导致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80年代对资产泡沫控制不力,90年代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失当,而并非日元升值之过。人民币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钉住美元导致贬值了约20%,如果目前让其微幅上升3%-5%,与其说是人民币升值不如说是少贬。这种升幅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并不能拿来与日本当年“广场协议”后大幅升值相提并论。

    人民币不可捆绑美元放任贬值

    陶冬表示,事实上,在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中,汇率的调整仅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应是利率的调整和限制固定资产投资。但随着中国生产力的提高,汇率出现调整是正常的现象。他说,人民币钉着美元不动,但兑日元、欧元却在动。他表示,美元微跌对中国出口有好处,但大跌则会使中国通货膨胀急速放大,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其中产生的经济损失可能比升值造成的出口损失更大。“人民币不可捆绑在美元战车上一起向下俯冲”。陶冬称。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如果人民币选择钉住一篮子货币,那么外汇储备是否会相应减持美元资产呢?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这种情况未必会发生。他说,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对外支付币种和该货币的市场流动性,而中国目前70%的对外支付都使用美元。调整不应该受外界的影响

    陶冬认为,中国对于人民币形成机制的调整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影响,完全应该站在自己的立场来作出稳妥的安排。政府不需要把牌摊开来打,在时机和力度上可以做得策略一些,最好出乎市场意料。

    黄益平则表示,可以考虑在未来的3—6个月内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范围进行温和调整:其幅度约为正负3%。而马骏认为,汇率调整政策不可与宏观调控制政策并行,这样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将很大。他称,一种观点认为,让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据他测算,假设人民币在一年内兑美元升值3%,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上升幅度为2.2%,这将导致出口增速下降1.5百分点,进口增速上升1.8百分点,同时使出口部门减少约30万个职位。他说,可以认定,人民币升值3%对于控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很有限,它仅使CPI降低0.2%。另一种假设是人民币在一年内兑美元升值10%,但这也只能使CPI降低约0.6%,但它将带来一种严重的后果:即导致减少100万个就业职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