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价下跌幅度有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 10:30 证券市场周刊

    最近至少有100多亿元流入香港,主要是炒人民币升值,形成港元利率不升反跌。欧元之父蒙岱尔认为,人民币目前不应升值,不然将令中国房地产崩溃,外商投资亦受影响,失业压力上升,农村贫富分化,IMF及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是自私及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可令中国经济失去稳定基础,甚至影响政治稳定性。IMF高级顾问施瓦布认为,人民币最终应升值,但应采用渐进式改革,而非一下子改变。世界银行资深顾问亦同意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美国贸赤问题,美国1975年以来一直存在贸赤,主因是制造业外移,并
非受中国商品冲击。美国经济经历结构改变,必须从外国进口低成本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早年是日本,跟着是东南亚,现在是中国。

    根据《机构投资者》月刊统计,去年全球对冲基金排名,最出色的是索罗斯,去年为基金赚进7.5亿美元;第二是DavidTepper(Appaloosa Management创办人),成绩是5亿美元;毕巴顿去年离开大摩成立对冲基金,一下子集资20亿美元,去年成绩上升16%,今年前10个月回落8.3%。上周Eric Mindich离开高盛证券,他的对冲基金一下子集资30亿美元。出色的人才通常留不住,对冲基金最大吸引力是利润共享,最高的对冲基金的利润50%归基金经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出色的对冲基金通常都将25%或以上利润分给出色的经理人,部分基金经理人年收入是1亿美元或以上,但无人投诉。请记住,发达之道不在于流汗而在于用脑,今年最出色的基金经理相信来自外汇市场及期油市场。至于今年龙虎榜,要明年才出。今天对冲基金涉及金额已高达8900亿美元!目前有超过7000只对冲基金,已经成为一门大生意。

    美国出口通胀 中国成大买家

    1992年索罗斯成名作是抛空英镑大赚10亿美元,2002年至今又不知多少人因抛空美元而赚大钱。过去4年美国大量增加货币而通胀率仍不高,理由便是将通胀出口,中国是最大买家,中国近年通胀率上升不少;其次美国房地产亦吸收不少货币,但楼价不计入CPI内。

    目前美国不但收支赤字占GDP6%,净外债亦相等于GDP23%。高盛估计,以每年增加5000亿美元负债计,到2020年美国净外债将相等于GDP60%!换言之,如美国人不改变消费习惯,美元汇价有反弹无上升,重演70年代美元汇价失去40%市值的机会甚大。

    日本《呼声》月刊大前研一认为,中国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有160多个,这些城市开发权都委托给各市市长,并下达年增长率7%的指标,结果大城市发展计划不像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国家,例如大连、天津、青岛今年提出要在2010年前建成全世界最大的港口和造船厂,广州市及深圳亦有类似计划,如把这些计划全部加起来,简直成为天文数字。中国各市长为达7%以上的增长指标,已是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盲目行动,变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中国经济出现盲目开发及局部过热的情况。

    “走出去”国策令资源股看好

    油价明年大部分时间估计在40至50美元一桶上下波动,对亚洲国家经济影响肯定超过西方工业国。油价高涨后,石油净进口国贸易收入被将转移到石油出口,令石油净进口国因生产成本上升而加大通胀压力,目前美国、日本及中国已经成为三大石油净进口国,中国已迅速工业化,压力最大,因为中国对出口依赖最大。

    在中国GDP高速增长下,本土资源已无法负担,去年起实行“走出去”国策。去年铜价、铝价、油价、白金价、银价、金价、大豆价、棉花价都大升,今年有部分物资价格回落,但“走出去”国策不会改变,因为中国“地大物薄”,必须到全世界购买资源,预料资源股只有获利回吐,中长线仍看好,一旦宏观调控完成,另一次资源股大升浪随时可能出现。

    欧元在1.3美元有阻力

    技术上看,欧元在1.3美元有一定阻力,因为今时今日连阿婶都知道要看淡美元。另一方面,以购置力计,以1.3美元兑欧元到欧洲消费,已经较到美国昂贵。今时今日才加入看淡,是否too late to call?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成立,当时兑1.21美元,其后最低见82美分,今年已极接近1.3美元。今天在伦敦、巴黎或日内瓦,一瓶可口可乐卖1.5欧元(1.95美元),在餐厅饮要5欧元(6.5美元),是否太昂贵?

    日本为阻止日元升值而狂买美元,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亦加入。换言之,世界很快便进入争相印银纸的阶段,怪不得金价又蠢蠢欲动。除非人民币宣布浮动(其他亚洲国家亦随即加入),不然金价除了上升外不会有其他走势。根据WTO协议,人民币最迟2007年才浮动,站在中国政府立场,自然挨得一年是一年,尤其油价已出现获利回吐。至今为止,中国经济仍然由出口带动,产品竞争优势来自价廉物美,一旦人民币升值,此一优势立即消失,中国GDP增长率一旦少于7%,失业率便会急升。理论归理论,实际情况人民币仍升不得。

    美元弱势,加上国际局势紧张,两者都对金价有利,相信年底前见450美元不成问题。不过,炒人民币升值不及炒金价上升容易。

    美元买家信心动摇

    美元再加息1/4厘,估计12月份再加息1/4厘,到底能否挽回美元买家的信心?去年起中国已利用手上的美元到世界各地购买天然资源,另传明年起印度及俄罗斯、中东投资者持有美元的信心亦动摇,正把美元转为其他投资,除非联储局重新将美元利率推高至CPI增长率之上2厘(例如3.5厘到4厘),不然只能减慢美元下跌速度但难以阻止其跌势。货币汇价有一特性,就是受各主权国中央银行控制,而非绝对自由市场,各国依照本身经济及政治目的而“调控”汇价,因此“应该”升值不代表“会”升值。今天外汇市场全日24小时成交,金额达12万亿美元,极不易控制。一般而言,若贸赤占GDP5%或以上,该国货币可贬值20%至30%。

    目前美国利率2厘,同CPI增长率2%看齐,没什么影响。12月份如再加息1/4厘,而CPI无进一步上升的话,美国将返回利率高于CPI的时代。以雪茄伏的看法,一旦利率高于CPI增长率2厘,CPI便回落,明年首季美元利率极有可能见3厘,即可阻止CPI进一步上升,同时令GDP增长率放缓,因为美国GDP67%来自私人消费,GDP增长率109%来自私人消费,政府只占GDP33%。

    金价下跌幅度有限

    今天标普500指数R仍接近30倍;30年期美债息率不足5厘,而美元汇价却每年下降15%(即借钱给美国政府不但无息收,每年还损失10%本金)。美国财赤未来10年每年仍高达5000亿美元,上述种种已为今后金价上升提供条件。以现价计,黄金不是不会跌,而是下跌幅度有限。欧洲央行已卖金多年并增持美元,但2000年起金价平均每年上升15%,美元却一再贬值,可见央行官员的投资成绩都不怎么样,此次亦不例外。1971年8月美元不可再兑换黄金,理由是越战令美国变穷。战后经济繁荣在60年代结束,一直等到1982年,美国才进入另一经济繁荣期。此一繁荣期随着2000年科网股泡沫爆破而结束,然后美国发动战争对付阿富汗同伊拉克,金价2000年起又开始回升,历史何其相似。去年美国收支赤字已大于GDP5%,任何国家一旦出现此情况,其货币通常贬值25%或以上。

    由本周开始,纽约证券交易所将提供黄金基金报价,由世界黄金协会提供,去年5月起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由纽约银行作为信托人。上述基金早在英国、澳洲及南非股票市场挂牌,以利小投资者买卖黄金。过去3年该基金追随金价上升37.2%,估计本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报价后,将有更多人买黄金基金。纽约银行收售出售基金的资金用作持有实金,相信可令金价短期内见450美元一盎司,明年有条件见510美元一盎司。黄金基金有助解决美国人买卖黄金困难这个阻碍,本周开始,美国人买金一如买股票那样方便。

    1886年南非发现金矿后,令整个世界的黄金供应充足。1968年南非产金高峰期过去,容易开采的黄金经过接近100年开采渐渐减少,今天南非开采的黄金已深至地底1550米,环境极之恶劣,南非采金工人月入450美元才有利可图。80年代发明的新开采技术,令美国、加拿大、澳洲等旧金矿可重新产金,成本在280到320美元一盎司,上述技术造成黄金20年熊市,金价430美元仍无法引发新投资。2000年起全球来自开采的黄金供应量又逐年下降,不足之数有赖欧洲央行抛售黄金支持,但市场似乎无惧欧洲央行抛售,2001年起金价进入反复上升期。

    金价由2001年252美元升到今天437美元,已上升73.5%,但真正看好黄金的人仍不多。1980年举行的国际黄金会议有4000多人出席,今年只有1200人(虽然已较2000年多一倍),看来黄金仍处牛市初期,群众大都缺乏分析能力却喜跟风。当国际黄金会议有4000多人出席之时,才是金价见顶日,目前距离此日子尚远。欧洲央行在1.30美元水平已口头干预欧元,日本银行在105日元水平亦干预日元汇价,相信中国人民银行亦不容许人民币升值……整个形势对金价有利,后市金价仍非进入狂升期而是反复向上。在牛市中,每次金价跌穿250天线(或50周线),便是买入而非卖出日子,今年4、5月金价在380美元时买入,又再一次证明正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黄金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