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陕企”也无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12:45 证券时报

    曾经以“西部高科技集中地”概念出现的西安中小企业一直与中小企业板块无缘。随着时间的推移,至今还看不到一点陕西企业冲刺中小板的迹象。

    后备军多数折戟沉沙

    西安金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丰至今记得,1998年至2001
年,创业板呼声最高的时候,陕西一共推荐了17家拟上市公司排队,虽然其间如海天天线、西北新实业等优质公司赴港上市成功,但大多数后备军已是销声匿迹。

    声势浩大的陕西中小企业当年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为何结果却大煞风景?首先是当时鼓吹的高科技项目过于“阳春白雪”,市场应用范围狭窄;其次是冀望以上市后融资图谋发展,结果上市未果导致资金匮乏,企业夭折;第三是难以推出成熟产品;最后一点,则是深刻的管理问题,尤其是用人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难跨阻滞根源

    曾经接触过48家陕西股份制中小企业的张长丰感慨说,陕西企业家相当突出的特点是,都想占山为王,很难与其他优秀的企业兼并、重组或是紧密合作。从管理上看,往往是“一个情商很高的通才”在做,管理层里只有一个“核心人员”,专业化的人才非常缺乏;从项目上看,创业者视项目为“亲生儿子”,轻易不谈合作,更遑论出售,因此难以达到规模化;从薪资安排上看,往往是职业经理人看不上企业,企业又看不上职业经理人。而当企业一旦发现可用之材时,这些可用之材又惯性地选择了自立山头。

    六成陕企勉强维持

    陕西股份制企业总数接近300家,张长丰的评价是:六成陕西中小企仍然仅限于勉强维持阶段,难以谈及大的发展。

    这些企业资金规模多集中在1000-3000万元间,与江浙中小企动辄上亿元的规模相去甚远。张长丰说,陕西多数中小企业在2001年左右都有数千万或是各种资金的注入,但都缓解了暂时的困境,3年之后又同样回到缺钱状态。张长丰认为,三类企业最有希望成为陕西中小企业冲刺中小板的突破口。其一是脱胎于传统产业却有重大创新的高科技项目,其二是依托“药谷”的生物医药类,其三则是顺应“绿色GDP”潮流的节能环保题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陕企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