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出口坏账居高不下 国内企业存在四大认识误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08:52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陈春艳) 买家风险导致的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国内出口商们头疼的问题。日前举行的一次出口信用管理研讨会透露,我国企业逾期未收回金额一直在增长,每年的同比增幅达到40%~50%,2002年以来这笔应收账款占出口额的比重已经接近5%。而与此同时,中国仅有0.1%的非外资企业建立了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出口企业对坏账风险存在四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信用证结
算方式没有风险”。信用证是中国出口贸易采用的结算方式,由银行承担风险,对出口商来说很可靠。但在全球买方市场的背景下,手续繁琐的信用证,往往使得出口商缺乏竞争力,导致出口业务大量流失。据悉,欧美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中,采用信用证这种结算方式的只占全部出口业务的10%。而目前我国企业出口结算50%采用信用证方式,其坏账率已经达到5%~10%,比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出10倍多。

  第二种误区是“大客户没有风险”。专家表示,客户规模并不是导致收汇风险的唯一要素,近年来许多大企业都发生亏损、破产保护和信用危机,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1970年名列世界500强的公司,有1/3已经销声匿迹,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不到40年。而且,在出口交易时,中国的出口商还面临一种风险———买家到底是谁?是大企业自己,还是其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与其并无直接资产关系的中间商?由于海外投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出口商们常常将一些中间商等同于大企业本身,受骗上当。

  老客户就一定可靠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根据近几年情况看,老客户带来巨额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买家的信用从根本上来讲,是建立在商业利益上的,而非交易历史上。对出口商来说,双方的交易历史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防范坏账风险的手段。中化进出口公司透露,目前有40多万的坏账损失申请保险理赔,其中一半金额恰恰来自于一家与中化合作了20多年的老客户。

  “发达国家的市场比较安全”———这是出口商们普遍存在的第四种误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透露,在2003年该公司的赔款中,欧美发达国家发生的赔款比例高达67%,其中北美占到42%,主要就是美国。

  专家表示,要防范这些风险,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出口信用管理机制,包括对客户资信的调查和评估,寻求各种债权保障。国内51%的企业从未听说过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