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洪
如今市场化改革已经在“中原”胜利,正在向“边疆”挺进。市场制度已经从竞争性领域走向垄断领域。然而越是接近“边疆”,市场制度适用的条件就越少,它所遇到的障碍就越多,当再向前走一步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公用事业领域。有两类公用事业。一类是真正的自然垄断行业,一类干脆就是公共物品。这是真正的“边疆”。因为在这里,市场制度
不是大打折扣,就是失去了作用。
所谓自然垄断,就是由于技术的性质,一个市场只能容纳一个企业。在这时,市场定价的功能就失去了作用。经济学可以证明,这种情况既降低了效率,又损害了公平。即使政府将价格定得较低,也会存在非价格垄断,即较少的供给,较差的服务,在供货和付款方面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消费者的规则,让消费者付出排队等待等非货币的代价。这种非价格垄断往往因政府的行政权力而得到加强。在经营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弊端加上自然垄断地位,政府经营自然垄断企业不仅效率很低,而且因价格受到管制而无法判断亏损的原因,亏损反而成了自然垄断企业的普遍现象。解决这一两难困境的办法,就是政府在自然垄断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边疆”中,仿效市场建立一个人造的制度环境,使企业仿佛置身于一个市场制度中,同时解决“定价”和“竞争压力”问题,从而既避免了市场的弊端,又借用了市场的力量。
在自然垄断行业仿效市场,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招标,一个是定价。所谓“招标”,就是定期就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许权进行招标。虽然只能有一家企业获得这一特许权,却是由多家企业参预投标,从而形成了缔约前的竞争。并且自然垄断特许权的授予是有时间期限的,隔三五年又会再次招标,已获得特许权的企业在缔约后仍不可高枕无忧。招标的方式显然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压力。
与民营企业已经进入的产业相比,公用事业显然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产业。每年的投资应在数千亿,存量就更大了,服务收入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虽然在这一领域中,目前还是以效率较低的国有事业单位为主,但国内外的一些民间企业已经开始涉足城市供水、燃气供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路和桥梁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对政府来说,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也同样是一个机会。这意味着政府可以在财政资源之外,吸引大量的民间资金,投入到公用事业中来,并且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以既定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就会使政府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也获得更大的政绩。从近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看,公用事业这块市场经济的“边疆”还在不断扩展。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对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城市公用事业提出了巨大需求。尽管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还有许多妨碍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趋势在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从而对政策和制度加以调整,不仅民营企业会发现一个广阔的“边疆”,还会创造出我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作者是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晓航/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