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热炒锈病菌中国宜作冷眼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1:46 证券时报 | |||||||||
    编者按:近日CBOT大豆市场上,国际基金对美国本土发现大豆亚洲锈病这一题材大肆炒作,致使大豆价格上涨了50美分/蒲式耳。这一病菌对本年度产量不能改变,对下一年度大豆播种影响也因时间太长而鞭长莫及。对此,本文作者认为,作为美国大豆主要进口国的中国,需审慎对待。     自11月10日美国农业部公开证实在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发现首例大
    不会影响本年度产量     美国“发现”大豆锈病菌出现在美国大豆收割90-95%的收割期,这对本年度美国大豆的产量不构成实际性的影响。从美国农业部今年6月份发布以来的一系列月度预测报告来看,美国大豆产量都是大幅增产的,即便是最新发布的11月报告也认为2004/05年美国大豆产量达到创历史纪录的8574万吨,比10月报告增加了118万吨,并比上一年度增加1896万吨之多;与此同时,预测世界大豆的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3014万吨,增量高达4059万吨。11月报告是在全美大豆完成90%以上的收割量的情况下作出的,具有比较坚实的实证基础。     相对于产量的增幅而言,消费量的增长要逊色得多。美国农业部11月报告认为,2004/05年与2003/04年相比,美国增加432万吨至4895万吨,全世界的消费总量增加1685万吨至20735万吨。这使得2004/05年度世界大豆的期末库存处于6140万吨的历史性高位,并比上一年度增加2229万吨,增幅高达56.9%。     既然2004/05年度大豆供应充足,中国就没有必要为此而紧张、而匆忙备料。美国的豆农绝不会将这么多的大豆整整捂上一年,等到2006/07年度的大豆上市还不出售。     对新年度美豆影响有限     大豆锈病菌不能过冬。美国的大豆种植带分布在高纬度地区,这些地方的冬季比较寒冷。锈病菌无法像在南美那样温暖的地区安全过冬,大多会在漫长的冬季里冻死。显然,美国的越冬气候不适宜大豆锈病菌大规模地蔓延。有消息称,南美巴西的大豆锈病菌导致了巴西多少万吨的大豆减产,还给出了精确具体的数字。然而从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来看,巴西大豆在近几年里一直是增产的,并没有看到明显减产的数据;而且在此之前更没有谁论证巴西大豆减产的直接原因是大豆锈病菌。不知道市场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夸大南美大豆产量的损失?难道要以此来类比美国的损失吗?再说,这两个大洲的气候明显不同,大豆锈病菌造成的损失未必相同。     锈病可以控制     大豆锈病菌并非绝症。锈菌的控制办法是使用杀虫剂,只要把杀虫剂直接喷在叶子上,就可以起到灭菌的效果。在巴西,杀虫剂的作用可以维持25-30天,并且豆农获得了经验:如果锈菌是在大豆生长早期出现的,那么需要多次喷药才能控制锈菌;如果锈菌在7月初出现,只需用药两次,如果是在8月初出现,则只需用药一次,如果是在8月底出现,则不需要用药。     即便大豆锈病菌变得不可控也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如果锈病蔓延,且难于控制,美国的大豆在2005年受灾也可能不太明显。因为目前不知道锈病会传播得多远,如果在春播前美国东南部沿海传播开来,那么农民可能会部分削减大豆播种面积,最大的可能是农民只是不种双季豆。只有到了第二年,传播的情形极度恶化,那么这些地区的农民才会大幅减少播种面积。     建议静观其变     对于美国大豆锈病菌事态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可以关注,但应冷静。其对大豆生产所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还有待于接受时间的检验。不要忘记,在国际大豆市场上长达一年时间里的变数是相当大的。今年4月份,CBOT大豆价格高达1064美分,而现在跌到了500美分的边缘,半年的时间之内跌去50%强,中国盲目进口的企业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难道这样的教训还不深刻吗?     毕竟本年度是美国和世界大豆产量创历史纪录的年份,美国的豆农不至于不卖豆。美国和中国所处的地位不同,一个是出口国,一个是进口国,对利益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国际大豆价格因此走高,中国应该像欧盟在2003年对待美国大豆价格走高那样,大幅削减美国大豆的进口。况且,减少对美国带菌大豆的进口也能有效防止病菌的输入,还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中国的大豆生产。     因此,对于美国的热炒大豆锈病菌,中国应该采取克制的态度。在当前国内大豆大量上市,且国内大豆价格比进口大豆价格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尽量利用本国资源,减少或停止美国大豆的进口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既对国际大豆市场的价格沸扬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也可以保护本国企业免遭再度套牢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