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两大理论有助完善券商内控体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1:31 证券时报

    近段时间接踵发生的证券公司关闭、行政接管和托管事件,逐渐暴露出证券公司内部管理尤其是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问题和漏洞。如何建立和完善证券公司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公司内部自我制约和自我调节的内控机制,切实控制和规避经营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经营管理者当前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运用控制论分析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控制是为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由控制者对被控制对象施加的一种能动作用。一方面,控制者对被控制对象施加控制,另一方面,由于控制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控制者需要从被控制对象获取反馈信息,借以调整控制行为,以达到既定的控制目标。由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单一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显然无法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为了保证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行为的可靠性,往往需要加入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第三方监督者,其与控制者和被控制对象之间均存在监督和信息反馈关系。企业内部控制与被控制、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都不是脱离环境而存在的,内部控制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控制者,一方面体现为企业所有者及其授权的控制组织、机构和岗位的专门责任人员,另一方面也包括按内部牵制原则设立的具有控制责任的非专门控制岗位人员。而专门的责任人员具体又包括董事会及其授权的内部控制委员会或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控制总监、风险控制部、风险控制岗等,其具体形式视证券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体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非专门控制岗位人员的控制职责则需要通过内部流程体系和岗责体系加以确定。

    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被控制对象,涵盖了证券公司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所有的企业一样,证券公司的经济活动也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证券公司所有人员的业务和管理行为,另一个是企业的资金运动。而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则反映了公司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和行为。

    二、运用系统论设计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

    按照系统论的原理,设计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使其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依据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除控制环境以外,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由五大子系统构成,其一是控制者系统,其二是控制对象系统,其三是控制方法和工具系统,其四是控制过程和程序系统,其五是信息反馈系统,前两者是控制的主体和客体,后两者是连接主客体的纽带,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必要手段,信息反馈系统则是控制活动中的润滑剂。

    证券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组织结构的特征,建立多层次的控制者系统。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组织架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总部、营业部或业务部两级架构体系,另一种是总部、分公司或区域总部、营业部或业务三级架构体系。无论是那一种组织架构,证券公司都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组织、部门或岗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券商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