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远近结合---二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思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08:00 上海证券报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乘势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变革,实现证券市场运行的新发展,目前,我们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或者说今后的一段时期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是要做到"远近结合"。

    所谓"远近结合",是指既要坚定我们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根据处于转轨时期资本市场的特点,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同时要稳妥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时机和条件
。恰如"国九条"所指出的:坚持资本市场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思路?这是由处于转轨时期资本市场的特点决定的。转轨时期资本市场最大的特点是,资本市场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是中国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所不能回避的特定的环境因素。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只有放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理解;也只有把这些环境因素充分考虑进去,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思路,增强工作的有效性。脱离发展环境,仅从资本市场本身去制定政策或进行改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遵循这种思路来研判"国九条"发布以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实践,我们就会对业界关注的许多热点问题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比如,如何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史表明,如果不能形成完整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的功能必然是残缺的,很难有效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但如何形成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如何统筹好各层次市场发展的关系,又是一个难题。为适应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的需要,开设创业板的呼声很高,有的甚至提出降低上市门槛,取消发行审核、实行全流通的设想。从市场化改革的取向看,这些建议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反观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配套、企业的诚信和投资者群体的成熟等条件,如果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做法,可能会"南辕北辙",非但无助于历史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叠加新的问题和矛盾。现在推出的中小企业板,既从实际出发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通道,又通过阶段性的制度安排保障了创业板市场建设这一远期目标的最终实现,在考虑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针对性的同时,为长期目标的实现预留了空间。这就是"远近结合"的体现。

    "远近结合"的思路,同样也体现在处置"问题券商"的实际工作中。对"问题券商"的处置,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一种是诉诸严厉的法律制度,另一种是采取"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漏洞填窟窿"的办法。目前实施的相关举措是,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严重、风险隐患巨大的证券公司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处置措施,该托管的就托管,该关闭的就关闭;另一方面,又根据证券行业发展的需要,为规范运作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成长壮大提供空间。着眼长远,抓好当前;把当前问题的解决,又置于长远的"目标链"中。这是需要战略眼光,需要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远见卓识。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或者说,注重市场的长远发展,着手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重要的是保持工作的前瞻性。这种前瞻性,既表现为对资本市场已经出现的变化,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和判断,看到这些变化中包含的市场发展的积极信号;又表现为在坚持改革发展的方向时,把握好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审视现阶段改革的条件和时机。因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就不顾改革的条件和时机是否成熟,甚至无视市场的承受能力,一味推出改革措施;因为要解决当前出现的紧迫问题,不惜偏离长远的发展目标,甚至屡屡出台所谓的"权宜之计"。这两种做法,都有悖于"远近结合"的基本思路。既要重视当前,又要考虑长远;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正确处理远、近的关系,才能更大程度地增强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要做许多实事,也要做许多新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足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实际,敏锐地触摸其跳跃有序的脉搏,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处理好各个环节的配合与协调,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理论研究的实验室成果与实际操作的大社会效应,毕竟会呈现纷繁复杂的态势。尊重实际,尊重未来,尊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决策机制,会使我们在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资本市场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