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发生的西班牙“埃尔切烧鞋事件”在中西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目前事态已经基本平息。这一看似偶然的事件又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组的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产业升级转移,加工工业和初级产品面临严重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世界制鞋业中心在欧洲,70年代向日本、韩国转移,80年代到我国台湾,90年代开始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内地、越南等亚洲国家。经过十
几年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而鞋业在一些传统制鞋大国却已成为弱势产业,面临着生存的残酷竞争,如西班牙,虽是发达国家,但鞋业对其而言,已是夕阳产业,当地鞋业日渐萧条。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由于缺乏竞争力纷纷倒闭。这激起了当地鞋业制造商的危机感和不满情绪。因此,华商成了那些被抢走饭碗和生意的当地鞋类生产商、经销商不满情绪当然的发泄对象。由此看出,西班牙“烧鞋事件”虽属偶发,但深层的原因却使其爆发成为必然。
中国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鞋类产品,同时改变着原有世界鞋业的产业结构,尤其是给传统制鞋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利益,通过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式阻止中国鞋进入其市场,有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如俄罗斯扣鞋事件、罗马烧鞋风波及埃尔切“烧鞋事件”等等。自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将取消从中国进口鞋类的配额,中国鞋在欧盟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与欧盟本土产业的冲突也必然在贸易、文化、种族等领域中爆发。
透过“烧鞋事件”的表面,我们更应看到中国鞋业繁荣背后的危机,反思中国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为中国鞋业的全球化发展铺平道路。
一、中国鞋业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道路已无多大前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培育我国的自有品牌,提高我国鞋类产品的品牌含量、设计含量、技术含量,如何提高中国鞋在价格优势以外的竞争力?我国的鞋目前还没有一个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设计方面也很薄弱,如果长此以往,我们有可能重蹈韩国鞋业衰退的覆辙。韩国的制鞋业在20世纪70年代曾快速发展,到80年代制鞋业已成为其第三大出口产业。但由于韩国鞋业发展主要依靠加工贸易、贴牌生产,随着韩国生产成本上升,在韩国加工的世界名牌转移到其他国家生产。韩国鞋业也因此走向衰落。
为免蹈韩国的覆辙,摆脱目前的困境,中国鞋业必须创立自有品牌。创品牌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但目前这已是中国鞋业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轻工商会作为行业组织,将引导中国鞋业创建、培育自有品牌。1、对于有实力的大企业,我们将引导企业走创地区品牌、行业品牌、国家品牌到世界品牌之路。2、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很难创建、培育自有品牌。商会作为行业组织将以行业的名义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创建中国鞋业的集体品牌,以自愿为原则,符合标准的鞋类企业可申请使用集体品牌,逐步带动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提升中国鞋业的整体形象。
二、埃尔切烧鞋事件针对的是中国鞋,但对出口其他商品的企业也有警示作用。目前,一些企业常常采用将大量廉价中国商品“直销”国际市场(即商品到达目的国后,不进入对方的批发零售渠道,而由中国人自己设店,直接进行批发零售)的贸易方式。向西班牙出口鞋的企业也大多这样。这种方式表面上看可以省却一些中间环节,可以不雇佣或少雇佣当地员工,但实质上是加剧了与当地同业甚至是与当地文化的对立,极易出现矛盾、摩擦、冲突,得不偿失。现在中国正处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的进程中。上述贸易方式应该终结了。反观外国的高中档商品,从汽车、家电、化妆品到日用消费品,有哪一样是外国人在我国商店里直接站柜台销售的呢。所以,境外的华商应该认真学习、借鉴跨国企业的有益经验,使企业逐步本土化。在经营方式上,华商应主要负责市场调研、经营决策和管理,日常销售业务应主要雇佣当地人来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又可缓解因冲击其本土制鞋业而出现的矛盾,从而达到站稳脚跟、逐步发展、互利共赢。
三、在国外的华商应成立行业自律和维权组织,如华商商会(协会),推动境外华商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增进华商与当地工商界和政府的了解与沟通;指导和协调华商合法经营、公平竞争,协商解决重大问题,代表会员对外交涉,维护华商的合法权益。
另外,在国外经营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如,欧洲许多国家规定周六、周日禁止营业,而我企业不仅平日营业时间长,周六、周日也照常营业,不仅违法,也“抢”了当地经销商的生意,引起对手不满,这也是“烧鞋”事件的原因之一,值得我企业注意。(信息来源: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商会)(来源:商务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