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建立中新自由贸易区:从着眼长远起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 10:21 商务部网站

  2004年11月19日,在智利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举行会谈,共同宣布尽快启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谈判。

  自1972年建交以来,中新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合作日趋紧密。2003年,中新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02年增长30.7%。2004年1月-9月,中新双边贸易额为18.6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40.4%,其中中国对新西兰出口
7.58亿美元,同比增长33.3%,自新西兰进口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5.8%。目前,中国是新西兰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新西兰的乳制品、羊毛、原木、锯材、纸浆和种牛等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而中国的纺织品、服装、鞋类、家用电器、自动数字处理设备和家具等产品在新西兰也广受欢迎。

  在中新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两国的相互投资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04年9月底,新西兰累计在华投资930个项目,协议金额9.43亿美元,实际投入4.4亿美元,主要涉及农林、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加工、医药、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对新西兰的投资也呈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投资新西兰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人员交往方面,中国与新西兰已相互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2003年,中国有7.5万人次访问新西兰,新西兰来华人数超过4.3万人次。同时,新西兰也是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主要国家之一,截至2003年,有5万多名中国学生在新西兰留学。

  中新双边关系的持续发展为深化两国间的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10月,胡锦涛主席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全面合作关系向前发展。两国领导人还就商签中新经贸合作框架达成共识。2004年5月,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新西兰贸易谈判部部长吉姆?萨顿共同签署了《中国-新西兰贸易与经济合作框架》。新西兰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双方同意就建立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开展研究,并争取在2005年初开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框架》的签署表明了两国希望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良好愿望。

  《框架》签署后,中新双方于2004年5月底正式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联合可行性研究,并于9月底完成了《中新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对中新两国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以及在货物、服务和投资等领域的现行政策进行了客观分析,并通过经济模型的评估,全面衡量了双方实现货物、服务和投资自由化的影响,探讨了促进双方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研究报告认为,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在货物贸易领域,双方通过进一步降低和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互开放市场,可以让两国人民享受到更低廉的价格以及多样化的商品。在服务领域,双方将通过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相互间人员的资格认证,推动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在投资领域,双方将通过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方面的合作,建立更加透明和便利的投资体制,提高两国投资吸引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遇。此外,自由贸易区还将为两国在海关、检验检疫、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等领域建立合作平台,促使双边经贸活动更加活跃。研究报告最后指出,建立中新自由贸易区将产生双赢结果,因此建议两国政府尽早启动谈判。

  中新两国领导人根据联合研究报告的结果,并从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出了启动中新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决定。随着这一决定的宣布,中新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建设进程将拉开序幕。相信只要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谈判,加强合作,中新自由贸易区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双赢,为不断深化中新经贸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发:范嵬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