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是国家4A级景区,素有“海上花园”、“中国的音乐之岛”之誉。在面积1.77平方公里的鼓浪屿上,一条条错致阡陌的浓荫小巷,1000多座欧式、日式、东南亚式阅尽沧桑但风姿犹存的别墅及教堂,无不令游人驻足神往。
长期以来,游客只要花3元钱渡轮费就可以进入鼓浪屿,除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收费景点外,游客可以在鼓浪屿上随处游玩。但对游客而言,这种3元钱旅游的“幸福生
活”很快就会结束。
从今年12月20日起,游客到鼓浪屿旅游将需要购买上岛“大门票”,凭票进入鼓浪屿。试运行期间,“大门票”定价50元/人(含轮渡过渡费和皓月园景点门票),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过渡到80元/人。这一新的鼓浪屿票务制度已于9月21日经厦门市政府批准。新票制实施对象是游客
鼓浪屿旅游新票务制度方案的实施对象是游客,核心是向外地游客收取“上岛费”。
游客在购买了景区门票后,可以游览全岛的历史风貌建筑,到音乐厅免费欣赏鼓浪屿之夜音乐会的文艺表演,游览海滨浴场、开放性公园等,并参加对游客开放的参与性娱乐活动;但“大门票”不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园、海底世界等鼓浪屿景区内各收费景点的门票。在鼓浪屿上住宿的游客可以凭门票识别技术在住宿期内多次进出鼓浪屿。
据了解,票改对厦门本市市民(包括蓝印户口)进出鼓浪屿不产生大的影响,但进入鼓浪屿收费景点(如日光岩、菽庄花园、海底世界)仍需购买景点门票。
除了厦门本市市民(包括蓝印户口)外,进入鼓浪屿景区的免费对象还包括:70岁以上老人和身高1.2米以下儿童;离休干部;着装整齐(或持现役军人证)的现役军人;厦门荣誉市民;在厦工作的市级以上劳模;厦门年度个人所得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人员;经管委会核准的导游人员。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票改后,鼓浪屿景区将借鉴国内兄弟景区票务系统的先进经验,通过招投标确定软、硬件生产商,开发有关智能软件,采用智能化验售票系统,对各类人群的身份进行鉴别。同时,在厦门轮渡码头和鼓浪屿码头设置游客通道和非游客通道,分流进出鼓浪屿人员,实现各类人群方便、快捷地进出岛,并在票务管理上实行计算机联网运作。鼓浪屿将建设海岸线电子监控系统,做好码头、岸线的综合管理工作。
据厦门市物价局副局长杨品香介绍,未来每人80元的鼓浪屿景区门票价格其构成要素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政府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部分组成,是结合了听证会的结果制定的,充分体现了民意。50元景区门票价格的试运行时间何时结束,要在改革机制完全建立、景区旅游内涵丰富、项目开发建设完善充实后,再进行过渡。为何提高“上岛费”
鼓浪屿票改建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了,但因为当时鼓浪屿是一个行政区,改革的条件并不成熟,所以没实施。
去年9月,厦门市政府调整鼓浪屿的行政区划,将原来鼓浪屿区、开元区、思明区合并,形成新的思明区,鼓浪屿由行政区转变为风景旅游区,在鼓浪屿上设立“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这一市政府派驻机构,专门负责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利用。这个时候,票改再次被提上日程。2004年2月14日,在厦门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上,“鼓浪屿票制改革”被正式提出。
据鼓浪屿—万石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介绍,鼓浪屿票改的最直接原因是,鼓浪屿景区旧的票务机制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享誉中外的国家级重点名胜区,鼓浪屿岛作为大景区不收门票的票务机制,一方面造成鼓浪屿旅游资源和旅游收入的流失,另一方面造成景区发展经费严重不足。票改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让鼓浪屿步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有关评估报告显示,长期以来,每位游客进入鼓浪屿景区仅收3元轮渡费。不到景区面积1/20的3个收费景点日光岩、菽庄花园、海底世界,近这3年游客量平均117万,门票收入年均在4000万元左右。在每年上岛的450万游客之中,有2/3是不进这3个收费景点的。从景点收支来看,现有3个收费景点的收入扣除经营成本和税收,能够用于自身再投入的资金也很少。
叶细致说,事实上,想用3个收费景点的门票来满足鼓浪屿所有景区的运转是不现实的。以前因为鼓浪屿是厦门的一个行政区,每年还能找市财政补贴,但也是保社会职能运转为主,要想保证鼓浪屿景区的建设勉为其难。资金缺乏已成为鼓浪屿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据有关调查表明,由于经费紧张,鼓浪屿207栋历史风貌建筑不能得到及时维护,其中的59幢已成危房,文物价值和建筑价值缩水严重,不断蔓生的违章建筑也正蚕食着鼓浪屿有限的空间。
据了解,鼓浪屿原是行政区域,在原有管理体制下,岛上众多景点分属于不同的单位和部门,难以形成合力。那些掩盖在浓荫中的老建筑很多只是挂个“历史风貌建筑,建于某某年”的牌子,连简单介绍都没有。免费上岛的制度导致过多人流涌入,黄金周期间,鼓浪屿全岛嘈杂喧嚣、垃圾遍地,与鼓浪屿“音乐之岛”、“艺术之岛”的定位极不相称,并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叶细致说,成立鼓浪屿管委会,就是要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促使鼓浪屿旅游良性循环。他认为,鼓浪屿最有价值的不是日光岩,而是小巷、爬藤、别墅、沙滩。它们像珍珠散落在岛上,只有将这些珍珠串起来,鼓浪屿的美丽才会发光。鼓浪屿“票改”后,有利于把鼓浪屿单个的景点整合成一个景区,有利于体现鼓浪屿旅游资源价值,打造鼓浪屿旅游品牌,以鼓浪屿为龙头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同时,“票改”可有效控制上岛人流,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匀速利用奠定基础。“票改”两大悬疑待解
一直以来,厦门鼓浪屿的旅游总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鼓浪屿票改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引起广泛争议。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厦门鼓浪屿票务改革即将付诸实施,两大疑问浮现出来,它随票改而来,却不能随票改方案的确定而消失。它们反映的是当前城市旅游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票改”实践进一步检验。
疑问一:鼓浪屿究竟是风景区还是居民区?
在去年9月份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成立之前,鼓浪屿小岛一直是作为居民区而存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有10万居民,至今仍有1万多人常住岛上。
随着鼓浪屿区与厦门思明区、开元区的合并,鼓浪屿原有行政区概念也被颠覆。原鼓浪屿区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叶细致认为,“鼓浪屿应该回归风景区定位”。
叶细致说:“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鼓浪屿要收上岛费。因为,鼓浪屿景区轮廓比较清楚,文化内涵深厚。既然是风景名胜区,厦门市政府就没有理由‘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每年厦门市政府要补贴鼓浪屿1000多万元。”
但是,区划调整的理由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厦门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王炳章说:“多少年了,岛上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组织架构,有学校、医院、银行、商业、宾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怎么行政区划一变,其基本属性也变了呢?”
厦门市微源科技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兰勇也强调,不能将鼓浪屿作为单纯风景区来看待。他认为,鼓浪屿岛上2万多人自然地拥有他们居住与生活的空间。如苏州老城区本身是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难道苏州要把老城区居民迁移出来,收所谓的‘进城费’?”
疑问二:鼓浪屿是否会被边缘化?
厦门鼓浪屿票务改革在福建省外也引起关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正华得知鼓浪屿票改后的第一反应是,“厦门本身对游客的吸引力就不强,如果鼓浪屿再收取大门票,游客减少可以预见。”厦门游是该旅行社开了20多年的老线,但与新兴的海南游相比,差距太大。目前,该社一年组织海南游20万人次,而厦门仅1万多人次。
一位从事导游工作多年的导游说,目前厦门旅游业的竞争十分激烈,旅行社在向外地同行报价时为取得价格优势,通常会在门票上作文章。过去在推荐鼓浪屿时,费用只含日光岩门票,其它景点都是自费。如果实行大门票制,一些旅行社可能会出于竞争需要而把鼓浪屿边缘化,将它排除在必游景点之外。一些业内人士也担心,如果鼓浪屿只是单纯提高门票价格,而未增加景区内涵,鼓浪屿大门票所包含景点的旅游观光价值不够充分,所含的休闲内容太少,那么票改将带来另一种负面影响,游客可能“过门而不入(到厦门不到鼓浪屿)”,将有可能使鼓浪屿旅游被边缘化。
一些以接待旅行社团队为主的饭店宾馆业主认为,如果旅行社取消游客上岛计划,那么厦门之行将从原来的两晚三天减少到一晚两天,这对厦门的旅游消费而言损失不小。但据了解,厦门一些旅行社对鼓浪屿推行大门票后有可能使一些低端游客团队减少厦门之行的行程安排已做了一些准备,如引导游客周边游等。鼓浪屿百年发展成课题
记者采访发现,票改还将蛰伏了许久的鼓浪屿未来百年发展问题提了出来。一些人士甚至提出,是到了思考鼓浪屿百年发展的课题的时候了。
一位长期在鼓浪屿居住的专家作了这样的解析,以前住鼓浪屿是身份的象征,是有文化品位的代名词。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可以印证,50年代有华侨寄信,信封上只写着“中国鼓浪屿”,收信者发现,这样一封既没有省名也没有市县名的信竟然可以与其他地址详细的信函同时抵达,很多厦门人为此津津乐道。鼓浪屿有名,住鼓浪屿光荣,甚至离开了还要保持这里的户籍。在上世纪的一次市民投票中,鼓浪屿更是被评为厦门的形象大使。
但是时代在变化,而鼓浪屿依旧。从小就在鼓浪屿居住的东亚银行厦门分行副行长陈建阳说,原来鼓浪屿人为之骄傲的居住环境已不再是优势,比如房屋结构陈旧、公共设施不足、卫生设施不齐全,连上网都不方便。鼓浪屿人大举外迁,从70年代的4万户籍人口减少到现在的1.5万多,造成了其特殊的人口结构,原住人口大幅下降,暂住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使小岛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年轻人大量流向中心城区,鼓浪屿成了老龄化严重的地区;另一方面,人去楼空后的低房租使鼓浪屿成了小商小贩的乐园。鼓浪屿已不再是高文化居住区的代名词,岁月形成的25万平方米违章搭盖淹没了风雨飘摇中的207栋古典风貌建筑。
文物专家彭一万认为,要还鼓浪屿历史,还鼓浪屿文化,还鼓浪屿休闲,还鼓浪屿风景。一是要减少人口,二是要减少建筑,三是要保护历史文化,恢复鼓浪屿风貌,要做好这三点,要加大投入,关键是要树立经营好鼓浪屿品牌的意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柳佳钊指出,在减的同时也要做点加法,比如其定位为钢琴之岛,那么艺术的氛围要增强,要引进一些音乐人才,把现有钢琴学校、艺术院校品牌做响,使岛上人口素质提高。比如鼓浪屿旧居的改造,外部要修缮,内部要因功能而调整,文物价值不够的,可以开发家庭旅馆,让人进得来留得住。
厦门市民也纷纷为鼓浪屿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有人认为,从鼓浪屿的过去发展来看,关键是要保护,而不是铺新摊子,关键是挖掘文化内涵,而不是用新时尚淹没古文化。
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表示,门票收入将“取之于鼓浪屿,用之于鼓浪屿”,由管委会收取,专款专用于鼓浪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政府将通过改革现有的旅游管理和经营体制,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打造精品旅游,把鼓浪屿建成旅游经济发达、文化特色鲜明、风景品位高雅、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安定祥和的文明风景旅游区。
作者:黄庭满 康淼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