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汉唐基金 中国人保把住保险号基金首发位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08:47 经济观察报 | |||||||||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又打开一扇窗。     无论是对于汉唐澳银基金,还是中国人保股份来说,发生在今年8月的汉唐证券崩盘事件对它们的打击都是巨大的,但现在,一种新的契机使二者的命运紧密相连。
    记者从主管机构得到信息:由于汉唐崩盘而陷入停滞的汉唐澳银基金,希望通过债转股方式,引进汉唐证券的主要债权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作为自己的控制人,双方合作意向已经确定,而在此前,中国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得到设立基金公司的许可。     可靠消息说,在银行获准设立基金公司之后,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保险公司也有意通过申报国务院批准的方式介入基金领域,而中国人保由于历史问题可能会通过债转股方式接盘汉唐澳银基金,而其他保险公司的进入也将随之而来,基金业格局即将改变。     委身中国人保     作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出台后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位于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大厦24楼的汉唐澳银基金已经不再有初创时的风光与热烈。     时间回溯到2003年10月27日,汉唐澳银基金获得证监会筹建批文,其股东包括汉唐证券、澳大利亚首域集团、南方航空(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公司和南京扬子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发起人出资各占注册资本的40%、30%、16%和14%,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     汉唐澳银基金本计划在2004年10月发行第一只基金产品,但这个计划受到了汉唐证券崩盘的严重打击(可参见本报历史文章《谁搞垮了汉唐证券》),这一行为直接导致汉唐澳银基金筹备工作的停滞。     记者了解到,汉唐证券出事后,汉唐澳银基金总裁李克难代表部分股东进行引入新股东的谈判,作为一个投资对象来说,汉唐澳银基金公司新成立不久,没有历史包袱,其内部结构、人员配合也比较完整,收购过来之后马上可以发行产品,因此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据了解,与各方几经商谈,李克难及汉唐澳银基金管理层选择了中国人保作为新的收购方的原因是:一、人保对汉唐证券有高额债权,回收汉唐证券在基金公司的股权,符合人保利益,也是顺理成章;二、人保历史上没有管理基金公司的经验,这样对管理层的干涉会比较少,有利于现有人员的稳定;三、人保的实力强劲,可以为基金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作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因为汉唐证券事件,压力很大。     汉唐出事后,在今年的9月10日,中国人保在香港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汉唐证券的账户上有面值3.565亿元人民币的国债和现金5685万元人民币。由于汉唐证券资产2004年9月3日起已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经营,汉唐证券目前对机构客户证券交易资金暂停支付。     根据记者了解,汉唐欠下巨额的对机构债务,以公司现有财务状况难以偿还,而中国人保若能以一部分对汉唐证券的债权,换回汉唐证券在汉唐澳银基金的股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司的财务损失。     中国人保董事会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暂时不知道公司以债转股方式收购汉唐澳银基金的事情,不过人保确实是有4个多亿资金陷在汉唐证券,若能如此运作,对公司还是有好处的。     该人士还认为,根据现在国家对保险公司投资的规定以及证监会有关基金法规对基金发起人方面的规定,并没有哪一条限制保险公司做基金公司的股东的。而一位基金业权威人士对记者表示:“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也可以参照银行的方式,报国务院批准即可。”     根据我国今年5月13日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的第八十条,保险资金运用方式还可以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方式”,这就为保险公司进入基金业留了口子。而从今年9月28日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上看,虽然对股权占25%以上的主要股东的资产状况做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但保险公司是符合其所列标准的。     而在今年的各种会议上,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曾于瑾多次公开表示,监管部门将继续推动拓宽保险投资渠道,保险业也在探索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事宜,如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设基金管理公司,促进保险资产投资多元化,也可以探索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共同发起设立新的基金管理公司。     险商单干渐成趋势     继商业银行之后,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各大金融机构介入我国基金市场的机构博弈。     据统计,截至9月底的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了1.1万亿元的水平,根据5%的比例计算,保险资金初步能够用于股票投资的数量为550亿元左右,再加上保险业可以将其资产的15%投资于证券基金,保险业可用于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了2200亿元。     而从我国基金业数据来看,到2004年8月31日,国内共有94只开放式基金,总发行规模达到2827亿元。     从我国现有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情况看,我国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证券投资基金间接投资股市的规模约为700亿元,比例不到7%,远远低于监管部门允许的15%的上限。     究其原因,首都经贸大学金融保险系朱俊生博士分析道:“保险公司购买国内基金,承担了很高的中间费用,现在国内的基金公司,不管盈利与否都收取很高的管理费用,而在收益上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却蒙受了巨额的损失。”     据统计,我国保险资金今年上半年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方面的亏损高达负50亿元。     朱俊生分析:“在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后,新增的资金以及原来投资到其他基金公司的资金,很大部分要放回到自己的基金公司里面,毕竟从中国传统思维来说,与其让别人操作,不如自己操作,这中间的门槛也并不大。”     考虑到国内保险业资产总额从1999年的2600亿元发展到今天的1.1万亿元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因此,保险机构设立的基金公司在未来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已是大势所趋。     “保险公司有着传统基金公司无法比拟的强大资金实力,以及渗透到全国四级城市以下的强大营销网络,它还可以高薪招聘基金人才,几个因素配合,保险公司设立的基金公司将非常强大。”朱俊生说。     在保险公司之外,另一个行业进入者商业银行的优势也很明显,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的社会信誉、庞大的客户基础、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良好的发行网络,是现有的基金公司所无法企及的。     一位在基金行业从事多年的人士认为,国内现有的这些基金公司,虽然已经发展数年,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先发优势,“基金的高层能坐上这个位置大部分是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个人的收益和基金的业绩是不挂钩的,甚至越亏钱越没压力,这样的土壤很难产生优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基金公司。”     该人士称,在国外,基金公司一般都隶属于某家银行或者保险机构,这样整个集团的客户资源、销售网点共享,经营稳定;而在国内,银行、保险等大机构进入后,基金公司将会受到保险资金抽离和银行营销渠道不重视等两方面的双重打压。     一位基金业权威人士称,“今年底基金市场就要放开,除了现在已知道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外,一些国内大企业和海外大型金融机构也会进来,未来的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最后剩下的,将是那些有强大股东背景或是特别优秀的基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