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资保险准备好了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05:3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今年来,外资保险扩张步伐明显加快。根据WTO协议,2005年我国保险业在产品、服务、实力等方面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3年前的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承诺,入世3年后我国所有保险及相关服务业将取消地域限制,并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向外国人和中国公民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服务。这意味着,届时外资保险公司可以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开设分支机构,
并且外国寿险公司可以从事所有与中资寿险公司一样的业务。而这之前,外资保险只被允许在15个开放城市设立分公司,业务范围也受到很多限制。

  当初业内普遍认为,入世给中资保险业带来很大压力,一方面外资保险的快速涌入将使中资保险不可避免地失去一部分市场,另一方面外资保险为尽快实现本土化经营必定要吸引我国的各种人才,导致中资保险人才流失。在压力下,中资保险公司唯有利用这3年的保护期,加快主体建设,转变经营观念,缩短双方的综合实力差距以迎接挑战。现在3年过去了,中资保险准备好了吗?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

  外资跑马圈地 中资实力壮大

  业内专家指出,要在全面开放后占据主动,首先是要加强保险市场主体的培育。从今年初开始,外资保险明显加快了扩张步伐,几乎每个月都有外资保险公司新开分支机构。仅仅在9月,就有首创安泰人寿、中宏人寿、中英人寿、信诚人寿等数家外资寿险宣布分公司筹建或开业。

  财险方面,由于今年6月开始施行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允许外国财产保险分公司改建为独资财产保险公司。目前,德国安联、美亚、香港民安、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上海分公司、三井住友上海分公司等多家外资财险分公司,都已向保监会递交了改建成独资公司的申请。

  与外资保险大举开疆辟土有所不同的是,中资保险业主要是立足已有的市场主体,通过海外上市扩大主体规模,同时储备市场新兴力量。据了解,本土寿险业目前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为主的第一梯队地位稳固,新华、泰康、太平、华泰、天安等组成的第二梯队成长迅速。今年以来,民生人寿、生命人寿、东方人寿等也相继筹建或开业,将构建成本土保险业的新梯队。

  保险专家郝演苏认为,尽管入世后外资确实加快了重点城市的扩张,但在取消地域限制之后是否会全面布点还有待观察。中资保险公司已经拥有庞大的机构网络,经营区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业务员广泛地深入到市场中去,在客户中已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是中资保险的优势。对于外资保险而言,他们要想建立起经营网络,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一般新设立的保险公司需要5至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盈利。现在的外资保险很多都是中外合资方式,如果扩张过快,还需要等比例增资扩股,中方股东能否承受这种扩张带来的成本和亏损增加还很难说。

  修内功 在产品和服务上做文章

  今年以来,外资保险在扩张版图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增长速度。据保监会统计,外资保险在中国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中资保险增速的2到3倍。2004年上半年,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7.1%;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2%。而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只有23%;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只增长了6.5%。在开放较早的城市,外资保险的市场份额由原先的可忽略不计,增长到20%左右。

  对此,专家分析,中国保险业经历了之前每年30%以上的发展阶段以后,保险公司纷纷转变经营模式,由规模经营转向效益经营,产品结构也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而外资保险目前在中国还处于规模扩张期,因此增速超过中资保险是很正常的。

  尽管如此,开放后外资保险的优势仍十分明显。特别是外资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能力强,管理经营丰富,这也是中资保险公司需要应对的最大挑战。

  种种迹象表明,面对外资保险咄咄逼人之势,国内各家保险公司也有了未雨绸缪的举动,开始参照外资保险,在产品和服务上做文章。如产险公司对车险条款不断进行人性化的调整;在外资保险新险种频出的同时,国内保险也不甘落后。像美国友邦两年前在中国率先推出老人险后,各寿险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艾滋病保险、新闻记者险、酒后驾车保险等个性化的险种。

  还有在服务上,为争夺保险高端客户,有的寿险公司成立了VIP客户俱乐部,为俱乐部会员提供免费体检、赠送急难援助等一系列关怀服务,有的还推出了紧急联络人制度等新的服务举措。

  开放后 重在向对手学习

  保险业全面开放,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保险公司、更多的保险产品可供选择,那么保险市场会不会如其他商品市场一样打起价格战呢?

  国内保险界普遍认为,外资保险更注重服务而不是比拼价格,因此到时各家竞争的重点一方面是各自内功的修炼,另一方面将是客户服务。

  保险学会有关人士表示,保险不是一般商品,洋保险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在保险费率相同的情况下,中资保险公司还有民族情结上的优势。不过,如果想要长久地与洋保险抗衡,中资保险必须要提高工作效率,这包括及时出单、及时理赔等。此外,在产品设计、后勤服务上务必追求差异化、个性化,以此来吸引更多保户的关注。

  在竞争中继续向外来的对手学习,恐怕是今后中资保险公司不可或缺的课程。一位保险研究人士说。的确,不管是财险还是寿险,国内保险公司在金融创新能力与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方面都还比较稚嫩。国外保险公司在我国从事保险经营活动,使我们能近距离地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这对中资公司开阔经营思路,加深对保险经营内涵的理解,推动我国保险公司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和偿付能力,树立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将促进中资公司全方位的提升。上海证券报记者朱莉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