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
从央企到地方国企,正在流传一句话:“看来,国资委动真格了。”
日前,61岁的哈药集团(600664)董事长刘存周未结束任期就匆匆下野;大冶特钢(000708)董事长朱宪国上个月刚刚获得董事会再度提名,然一周前一纸调令将他调离了苦心经营多年的冶钢集团。
对于国资委人事权的威力,各界早已有所领教。今年以来,国资委频频出招对央企上百名领导进行了职务调整,不少国企老总纷纷“下课”,重大人事更迭之频率远远高于以往,年初有三九赵新先、中石油马富才、长城王之,近的是三大航空集团同时换帅,还
有眼下两大集团的“一把手”变更。与此同时,国资委业绩考核局的领导还透露,今年有六家央企负责人将面临减薪等惩罚措施。
国资委让各界一睹其强硬作派。而业界对于国资委如此迅速地拍板,决定执掌百亿乃至千亿国有资产的当家人的去留,无疑深感惊诧。中国大型国企的老总,其职务升降过去由组织部门说了算。倘若不涉及重大渎职、违法违纪行为,国企老总只升不降、收益回报与风险承担并不相关。
但如今,相对于过去“五龙治水”的大而统职能,国资委的监管定位更具针对性和约束性。企业负责人必须接受业界考核、薪酬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等种种约束,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这对国企老总而言不啻是一种警示。
有迹象表明,从央企“一把手”频繁变更,到高管人才全球化招聘,国资委正力图将国企干部的经营管理才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合理分配,通过职务提升、股权奖励、薪酬增加来强调其收益回报,与之并行的减薪、降职乃至免职等风险约束机制也强效展开。国资委努力要实现的,就是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层层到位,对“一把手”赏罚分明,被视为最直接、最具有震慑力的一种手段。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增收有半数来自国企贡献,国资委的高压政策显然已奏效。
两天前,国资委在其官方网站上用“言实”的笔名发表文章,论述“成立国资委与不成立国资委大不一样”。从中不难预见,国资委对央企的系列“高压”管治思路,包括对“一把手”的严格考核,在短期内不会有所变化。
本报经济评论员 黄梦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