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政府转型是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17:36 经济参考报

  “中国改革国际论坛”达成共识

  本报讯“政府转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推进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刚刚在海口结束的“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0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达成的共识。

  本次国际论坛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次有关政府改革的研讨会,是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召开的。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新闻界代表30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国外代表从国际视角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建议,为我国政府转型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国内专家的发言涉及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地方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事业单位改革、民间组织建设与公共服务、改善政府治理结构等多方面内容。中方主办机构中改院院长高尚全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会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就是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对政府转型的认识更加明晰、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了,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相信必能对我国下一步的政府转型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有与会学者指出,去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但是从今年上半年以来关于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的争论来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还有不少的差距。在GDP政绩观的推动下,政府主导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扭曲了市场价格,很容易形成新一轮重复建设,形成新一轮银行呆帐和坏帐,形成新一轮的环境资源破坏。也正是因为各级政府主导了投资的大方向和投资增长的速度,间接手段的宏观调控很难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切实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最迫切、最现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政府转型。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金融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治理改革等,都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难题。改革抓什么中心环节,才能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带动起来?与会代表认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都与政府转型密切相关。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利用价格杠杆间接地实行宏观调控。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土地市场,而这两个市场都是政府高度干预的市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有一些缺陷,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户籍制度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没有政府职能转换很难得到解决。另外,电信、铁路、电力等基础产业,要开放市场,打破垄断,都需要和政府改革配套进行。关于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也以政府转型为前提,政府只有从直接投资建设中退出来,财政资金才能够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进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是不可能的。

  有关专家还进一步提出,从我国整个改革的大局看,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要顺利推进,还需要启动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政府改革既联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联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政府转型应当成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作者::田如柱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