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资金在扩容 股市还缺点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11:03 证券时报

    股市上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是招行转债,其65亿元可转债的发行额竟然获得了2600多亿资金的追捧。在当前股市仍然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资金量自然而然地令市场为之一振。事实上,招行转债吸引巨额资金一事透露出相当丰富的涵义,值得细细品味。

    在面临宏观调控政策纷纷出台、加息刚刚实施,又恰逢年底资金回
笼等种种不利因素情况下,这2600亿元资金显然更加具有分量。2600亿申购资金存在的事实表明,股市任何时候都不缺资金。目前深沪股市流通市值约为16000亿元,2600亿相当于流通市值的16%,其所占比例可谓不小。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可转债的资金与传统意义上的打新股资金有着较大差别。投资可转债实际上面临着与股票类似的风险,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无风险的打新股,那么,这些资金实际上是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进入股市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股市发展还是具有资金供给保障的。

    股市资金面的改善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管理层这些年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或者说是允许更多合规资金进入股市的结果。从参与申购招行转债的机构看,券商、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QFII等200多家机构投资者纷纷上场,表明机构投资者队伍已经相当庞大。在近期落实“国九条”的过程中,包括券商融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企业年金入市等改善资金供给的重要政策先后得以实现,更是大大拓宽了股市的资金供给渠道。在这些机构资金陆续进场之后,股市不仅获得了必要的资金保障,而且资金供给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较以往大为提高,这无疑将推动股市较为稳健地向前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发展的关键除资金供给因素外,上市公司的有效供给同样至关重要。由于机构资金以理性投资为主,对上市公司质量极为关注。可以说,值得长期投资的上市公司供给数量已经成为吸引机构资金量大小的决定性力量。

    客观地看,管理层在改善上市公司供给状况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尽管从2003年开始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触底反弹,但是,真正具有成长性,特别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蓝筹企业还相当有限。从不少基金公司圈定的“股票池”来看,能够纳入基金投资视野的股票流通市值大约只有两三千亿元,这一数字甚至仅仅与当前的基金总规模大体相当。如果算上其它机构投资者,僧多粥少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从这个角度看,招行转债受宠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期,有关方面在加快合规资金入市方面力度与决心都非常大,相信更多机构进入股市将为时不远,这也意味着对好企业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而如果市场在增加优秀上市公司供给方面并没有明显改善,那么,最终的结果恐怕也难言乐观,如果新机构因缺乏适宜投资的企业和品种而不得不“知难而退”,这恐怕就是各方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了。

    邓小平曾说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资金供给与优质的上市公司供给就是股市发展的两方面,事实表明,如何同时抓好两方面工作在当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就改善上市公司供给而言,让真正优秀的企业能够及时上市应该成为共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应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在落实“国九条”进入新阶段之际,借此推动更深入的发审制度改革已经具备了相当好的条件,关键就在于如何“抓得硬”,这同样需要足够的勇气与魄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资金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