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成交量看大盘波动模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08:20 证券时报 | |||||||||
    证券市场的分析(也可称之为预测)方法无非围绕着价、量、时三大支点,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分析都逃脱不了这三个方面。而分析方式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种是对这三个方面的独立分析,谐波、可公度性就是对时间的独立分析,另一种是对这三个方面中的两两关系的分析,比如价升量升、价升量减等就是对价和量关系的分析,基本分析也无非是对价和时关系的分析;第三种是把这三个要点综合起来全面分析,这又要分两类,一类是把独立分析和两两分析的结果综合评估,选择概率最大的作为预测结论,另一
    目前证券市场中的分析方法大多数关注价格和时间,包括大部分的技术指标甚至江恩理论、波浪理论。其实资金才是股市的动力源(资讯 行情 论坛)泉,就像汽车的发动机,马力越大,跑得越快。目前对成交量的分析大部分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除了OBV等少数指标外,只有价升量升、价升量减之类的模糊概念。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涉及到的日成交量经常会忽大忽小,只能从形态上判断,不易进行量化分析。如果我们把日成交量合计为周成交量、月成交量甚至年成交量,规律性就会明显很多,这就象我们每天的消费金额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基于“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每月的消费金额却有规律可寻一样。     从表中可知:     1、2004年以前,成交量比上一年大的年份一共有9年,年线为阳线的有8年(1994年为阴线);     2、成交量比上一年小的年份一共有4年,年线全部为阴线;     3、13年中只有一年不符,即1994年。导致1994年出现异常的原因估计与当年的月日均成交量波动幅度过大有关,1994年7月日均成交量只有5.18亿元,8月的日均成交量达到78.41亿元,变动达15.13倍,成交量的极具增加将导致行情快速运动,一旦成交量无法再放大,行情就将夭折,不具有持续性。     4、今年前10个月成交量已经比上一年大10%,而且今年的相邻月日均成交量变动幅度的最大幅度(8月与9月)只有2.11倍,不算大,所以今年有90%以上的概率收阳线。今年开盘指数为1492.7点,预计收盘指数应该在1492点以上。     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日均成交量分析模式的周期性规律 每个月的交易天数不同,寻找月成交量的规律又会有一定的误差,笔者把月总成交量再次转化为每月日均成交量,比较起来就方便多了,如图二所示,中国股市有过2次比较明显的缩量周期。1次是1994年9月到1996年2月两市大盘每月日均成交量从110.71亿元下降到6.13亿元,时间为17个月,降幅为94.5%;1次是1997年5月到1999年2月两市大盘每月日均成交量从232.04亿元下降到45.21亿元,时间为21个月,降幅为80.5%;本次日均成交量缩量周期如果从2000年2月的551.76亿元计起到2002年10月的65.48亿元止,时间为32个月,降幅为88.1%,这3组数据之间可以看出以下的规律,时间周期中的17的1.236倍约等于21,21的1.236倍的1.236倍(1.53)约等于32,1.236是黄金分割中的一个神奇数字,降幅数据中的(94.5%+80.5%)/2=87.5%,与88.1%非常接近。从目前来看,2002年10月、2003年8月、2004年8月的日均成交量基本相等,形成三底,然后不断增长,所以说本次日均成交量萎缩周期非常可能基本结束,下一步关键看如何增长了。     另外,从周期规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量的高点和低点与形态上的实际高点和低点并不一致,往往是先见量后见价,所以千万别轻信底量底价。     日均成交量分析模式的区间性规律 中国股市历史上的每月日均成交量可以分为3个箱体,如图所示,第一个在45亿元以下,除1994年8、9月外,1996年4月以前基本上在此区间波动;第二个在45亿元-50亿元附近,是1997年以后的主要成交区域,除了几次特别大成交量的突破外,大部分均在此区间;第三个在230亿元以上,250正负50亿元既是下箱体的强阻力位,也是突破箱体后的强支撑位,1997年以来共有22个月的日均成交量在这个窄小的范围,占所有时间的将近25%,2001年5月之后,日均成交量的波动几乎每次遇到这个阻力都无功而返(2004年2月除外),如果今年日均成交量又上涨到这个阻力位的话,就要特别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