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东省城镇居民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分析研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 1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第一次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一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涵义和标准进行探讨,分析广东城镇居民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并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一些建议,为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涵义和研究意义

    (一)涵义和划分依据。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从概念和划分方法上对中等收入者进行合理认定。如何界定中等收入者的标准呢?目前有关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并未清晰,确定方法缺少统一的认定标准。对十六大提出的中等收入者的概念,理论界和媒体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诸如“中等收入阶层”、“中产阶级”等一些提法,“阶级”和“阶层”带有较多的政治色彩,有人认为,“中等收入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有人则认为,“中等收入者是指其收入水平与在某个时期里同一地域范围内全体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相当的那一部分人。”对于“中产阶级”,根据一些国外资料,通常被认为是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拥有住房、汽车等一定数量的财产或资产,从事较好的商业或专业性工作(如经理、律师、医生、会计师等),有相似的价值观念或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在当今西方国家,这部分人主要属于既非富豪又不掌握很大权势的白领阶层。比如在美国,中产阶级通常是指人均年收入在2.5万至10万美元的人群,该人群占美国总人口的70%左右。但在描述我省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时候,显然不能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为参照。因为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产阶层作为我国中等收入者定位的参照,实质是研究我国的高收入阶层,这显然与十六大提出全面小康的中等收入者概念不相符。

    通常我们按住户调查报表5等分组把占所有居民家庭60%比例的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户作为中等收入户,这是局限于本地区的分组,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学者研究中等收入阶层时采取以职业划分方法,主要以职业分布或从事工作的特征为依据,将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以及其它单位或自由职业者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或专业性工作的人员进行统计汇总,由此估算出中等收入者的大体比重。这种方法的弊端是:第一,中等收入者的职业分布很广,并不是几种职业所能概述。第二,职业并不等于收入本身,从事同类工作可能实际收入差距甚远,有些看似中等收入者较集中的工作领域,实际上高收入者或低收入者同时都有。第三,目前职业产生和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数和人员结构也在逐步变化,从职业角度把握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变化并非易事。第四,从事某职业只能决定个人收入状况,却不能同时显示其家庭总体收入状况,除非他是单身户。

    本文改变过去局限于本地区等距分组传统的“中等收入户”概念,赋予“中等收入群体”新概念的内涵,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作为确定中等收入者的标准,方法简便,概括性强,可以排除各类复杂因素的干扰。收入是综合性的,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前提。同时,一定收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决定人的生活方式、财产积累及拥有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甚至思想观念的倾向,等等。

    (二)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意义。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针对不同阶层的收入问题,提出了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不能只看平均指标,而应看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否达到小康以上的水平,这就要求增加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想办法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从实证角度看,不同群体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与社会稳定有相关关系。一般而言,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越大,而低收入与高收入的比重越小,呈橄榄型的社会结构的社会就越稳定。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走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使大多数居民家庭达到中等收入的生活水平,贫富差距的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社会将更加和谐和稳定。

    中等收入群体是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活力之源。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社会,社会消费的主体是中等收入群体。从经济层面看,中等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高,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是一个活跃的稳定的主流消费群体。由于比较效应的作用,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可带动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又可促进高收入群体的消费。中等收入者群体越是庞大,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大。

    二、广东城镇居民中等收入标准的探讨

    按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调查分为5分组,即分为高收入、中等偏上、中等收入、中等偏下、低收入组。在全国来看,按照我国住户调查报表中的5等分划分法,2003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700多元至10467元之间可称为中等收入。在我省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7400-15800元可达到现阶段按5等分组的中等收入标准。但这种局限于本国和本省的标准与面向未来全面小康社会的中等收入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参照世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标准,2002年高收入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达2.63万美元,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仅4百多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为1840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我国中等收入者大体相当于人均年收入在1.5万元人民币左右。根据以著名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命名的恩格尔定律,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50-40%为小康水平,30%以下为较富裕和富裕,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39-30%就可看作中等收入水平。据城镇住户调查测算,广东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12000-30000元的城镇居民群体,其恩格尔系数正好落在30%-39%之间,把介于小康之上和较富裕之下的收入水平定义为中等收入群体是目前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结合广东的实际,本文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1.2万元-3万元之间列入中等收入群体区间范围,符合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中等收入者的概念,而不是等同于目前我国一些媒体所报道的“中产阶层”的概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1.2-3万元之间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达到50%以上。据测算,我省目前城镇居民在这个收入范围内大约有35%的比重。这个中间收入群体是一个较大的区间,本文根据2003年广东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在1.2万元为达标线,至3万元为中等收入的高点。把中等收入群体这个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12000-18000元为中下层次,18000-24000元为中间层次,24000-30000元为中上层次。下面具体分析各个中等层次的收入和消费的状况。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状况

    (一)工薪收入是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主要来源。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四部分:工薪收入(包括职工工资及补贴收入和从事其他劳动的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从这四部分收入所占比重看,中等收入三个层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是工薪收入,各个层次平均占其可支配收入的90.2%、84.5%、86.4%;其次是转移性收入,各占其可支配收入的14.7%、17.8%、12.3%,第三是经营性收入,三个层次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2.8%、5.1%、5.6%;四是财产性收入,分别各占2%、1.6%、5.7%,其中主要的是其他投资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由此可见,城镇居民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稳定的工薪收入。尽管现在收入的渠道呈多元化,可以通过证券交易、企业内入股等多种投资方式获利,甚至购买彩票赢得中奖机会等,但这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回报不确定。中等收入群体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来获取稳定的工薪收入。

    (二)中等收入群体家庭人口少,就业率较高。以两夫妻和一小孩占大部分比重。其中下层为3.12人,中间层为2.99人,中上层为3.11人,就业人口分别为1.84人、1.76人、1.99人,就业率达59.9%、58.9%、64%,高于全省城镇家庭平均就业率52.3%的水平。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者负担系数为1.7、1.7、和1.56,均低于全省城镇家庭平均1.91的水平。

    (三)稳定的职业是中等收入群体生活的根本保障。从2003年住户调查的情况看,我省城镇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分布于国有经济单位中的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在中等收入群体三个层次的国有经济单位就业人口各占其比重为53.8%、56.8%和64%,而在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分别只有占9.2%、7.4%和7%,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分别占19.6%、20.5%和13.1%,个体经营者的分别占2.7%、6.3%和5.5%,离退休者分别占9.75%、11.7%和7.4%。这部分中等收入群体职业稳定、收入相对较高。

    (四)中等收入群体的金融资产状况。我省城镇居民中等收入群体2003年人均新增储蓄存款:中下层为3778元,中间层为7149.48元,中上层为10735.47元,全省人均为3844.31元。人均储蓄倾向分别为25.8%、40%和34.8%,全省城镇居民人平储蓄倾向为31.1%。年末手存现金为17102.12元、17723.38元、25170.14元,比全省城镇人均的13009.12元高出4093元、4714.26元、12161.02元。据最新的全省10000多户城镇居民调查结果显示,储蓄存款在50万元以下3万元以上的居民家庭占总数的29.5%。由此表明,中等收入群体中的居民家庭正为下一步的购房,买车和其他高档消费处在资金积累的阶段。

    四、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

    (一)中等收入群体八大类消费结构。中等收入群体是主流消费群体,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水平相比,有其不同的消费结构特征。(见下表)

    2003年人均消费支出对比

    单位:元

   项目                全省城镇人均 中下水平人均 中间层水平人均 中上水平人均
   消费支出               9636.27     12081.61       15252.97     18794.08
   ⒈食品                 3583.72      4384.95        5046.50      6088.60
   ⒉衣着                  559.90       748.05         897.43      1370.90
   ⒊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658.04       841.16        1056.18      1826.11
   ⒋医疗保健              616.81       874.50        1059.64      1258.06
   ⒌交通和通信           1272.78      1654.79        2152.48      2413.80
   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437.07      1937.10        2489.89      3136.32
   ⒎居住                 1196.40      1254.30        2077.96      1921.96
   ⒏杂项商品和服务        311.55       386.76         472.89       778.33

    中等收入群体三个层次消费支出为12081.6元、15253元和18794.1元,比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的9636.3元高出2400-9000多元。八大类消费项目支出所占比重的顺序,食品消费支出占居第一位,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33.1%、32.4%,处在40%-30%之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居第二位,各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6%、16.3%、16.8%;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居第三位,分别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7%,14.1%和12.8%;居住消费支出占第四位,各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4%、13.6%、10.2%;占消费支出第五位的是家庭设备和用品服务的消费,各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0%、6.9%、9.7%;占消费支出第六位的是医疗保健,各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2%、6.9%、6.7%;居第七位的是衣着消费,各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2%、5.9%、7.3%;居第八位的是杂项商品和服务,各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3.1%和4.1%,排在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最后一位。上述消费结构的数据表明,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已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向更高一层的消费提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省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由比较注重物质生活消费转向注重精神生活消费。服务性消费支出是居民用于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费用,包括家政服务、物品的修理加工服务、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消费。中等收入群体2003年的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3858.1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9%、35.4%、35.1%,其中:教育消费人均支出达到862.9元、1047.3元和1099.6元。在外饮食支出人均1363.5元、1734.7元、2367.2元,通讯服务费(包括电信费、邮费)支出人均790.1元、1053.5元、1250.6元,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人均504.6元、700.9元和1135.2元。

    (二)中等收入群体住房消费状况。2003年我省城镇中等收入群体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7平方米,37.4平方米、39.6平方米。住宅类型以三居室和二居室为主,三居室分别占41.1%、43.9%、42.6%;二居室占39.6%、33.8%、29.7%。单栋住宅的占7.9%、9.6%、11.9%;四居室的占5.4%、8.6%、10.5%。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拥有自己住房产权的分别占86.3%、89.8%和87.4%,其中房屋产权属于房改私房的分别占57.8%、56.6%、62.2%,购买商品房所占的比重为16.2%、18.1%和13.3%;从房屋装修情况看,中等收入群体已有装修房屋的比重为66.3%、67.8%和57.1%。

    (三)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目前我国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改革的推行,中等收入群体对购房、子女教育、医疗等预期消费支出增加,因而不得不牺牲即期消费而进行储蓄,从而导致储蓄倾向偏高而消费倾向偏低的现象。据调查,2003年我省中等收入群体三个层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644.9元、20560.1元、26857.4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2081.6元、15253元、18794.1元,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为82.5%、74.2%、70%。人均存入储蓄款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25.8%、40%、34.8%,储蓄倾向偏高。可见,中等收入群体基本处于金融资产积累阶段,大量的购买力沉淀下来,以应对未来的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过高的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把“双刃剑”,高储蓄率是消费不足的反映。

    (四)中等收入群体的文化娱乐服务和旅游消费热。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广东城镇居民中等收入群体的三个层次用于娱乐、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分别为504.6元、700.9元和1135.2元,高于全省城镇人均380.8元的32.5%、84.1%和1.98倍,其中用于团体旅游的分别为332.8元、423.3元、672.3元,用于个人参观游览的为68.7元、117.1元、252.7元,用于健身活动的为8.9元、15.4元、39.6元,用于其他文娱活动的332.8元、423元和672.3元。

    (五)中等收入群体的家庭设备基本现代化。三个不同收入层次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高档耐用消费品较多,基本实现了家庭设备现代化。其中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脑分别为74.9台、82.3台和100.2台,拥有电冰箱为103.5台、104.8台和112.2台,彩色电视机169.6台、174.5台、187.7台,空调机182.2台、222.3台、245.9台,组合音响63.6台、57.5台、79.9台,照相机71.1台、83.6台、116.8台。中等收入群体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3.8辆、6.5辆、19.3辆,购买汽车的中等收入家庭迅猛增长。

    五、“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几点建议

    (一)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居民收入的高低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牢牢地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使生产力水平每隔几年跨上一个新台阶,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随之相应提高,才有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

    (二)提高低收入者创收能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主要来源是低收入者,因此必须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一是要提供良好的创造收入的外部条件,包括制定帮助低收入者自我创业的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搞好贫困地区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增强低收入者的自我创业和自我致富的能力。这一能力就表现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水平与其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一个人接受教育时间越长,预期收益越高,接受教育时间越短,预期收益越低。贫困人口接受教育的时间相对而言都比较短,贫困地区也基本上属于教育落后的地区。脱贫必须先治愚,治愚必须从教育入手。可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治本之策在于提高他们的教育、科技和文化水平。

    (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只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把按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分配作为按要素分配的主要突破口,国有企业要采取更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更多的积极性。

    (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进入城市中那些头脑灵活、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群体将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来源之一,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职业技能仍然不足以成长为中等收入者,还必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来提高其职业能力。如果把劳动保障部出台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范围扩大到这些农民,将这些农民中的一批优秀分子培训成高中级技术工人,不但会增加目前急需的技术工人队伍,而且会使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安居乐业,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为农民提供各种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是向他们发放进入中等收入者的“通行证”。未来通过城市化可以使许多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行列,达到更快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标,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广东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