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后过渡期”门槛渐近 中国萌生市场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唐福勇

  从时间来看,中国入世已经三年,作为一个日期而言,今年12月11日成为一个临界日。11月16--17日在京召开的“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上,由北京WTO事务中心撰写提交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市场环境和机会”的总报告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这份报告将中国入世后的五年过渡期清晰地划分为前后两段,而现在,我们正站在跨入“
后过渡期”的门槛上。在2004年底--2006年底,我国将进入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的后过渡期,直至最终兑现入世协议书的全部承诺。

  显而易见,在即将跨入的后过渡期里,既有一些深层次影响逐渐显现的压力,又有因前过渡期负责地兑现承诺而产生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萌生的市场机会。

  后过渡期市场开放提速

  报告认为,我国在入世的前过渡期里,主要是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取消和服务业市场的适度开放。截止2004年底,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992年的42.7%降到10.4%。在一些重要工业品方面,关税削减的幅度也是相当大的。例如,汽车关税在加入WTO前为80%至100%,2002年底即降至43.8%。在信息技术产品方面,中国参加了《信息技术协定》,将协定下产品的关税在2005年前全部降至零。中国农产品关税也做出了进一步减让。2002年,中国的农产品关税从基础税率54%降至18.5%,2003年降至16.8%,2004年降至15.6%。

  根据议定书,我国将最迟于2005年1月1日取消现行的400多个税号的非关税措施,基本取消非关税壁垒。

  而以2005年作为一个临界点,服务业开始进入深度开放的后过渡期。从2005年开始,一些敏感的行业将实行开放:在商业、通讯、建筑、分销、教育、环境、金融、旅游和运输共9个大部门、约90多个分部门做出了开放承诺。到2004年12月11日,中国将允许外资在批发和零售企业控股,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到2004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建筑和分销企业;2005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速递、公路货运和货代企业;2006年底将允许外资银行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允许设立独资铁路货运企业。

  在关税方面,由于2005年以前,关税降低的幅度较大,因而2005年以后,降低关税的任务相对较轻。按照承诺,中国2005年的关税是进一步降至10.1%,2008年将降至10%。

  与前过渡期相比,后过渡期的最突出特征就是:主要的一些敏感领域结束保护,市场开放的压力增加。按照承诺,在后过渡期的市场开放力度和范围将明显超过前三年。

  后过渡期市场环境将发生变化

  报告指出,在后过渡期,外资进入的地域、数量和股权限制都将被取消,市场整体开放氛围和开放强度都会提高,外商投资领域将大幅增加。通讯服务、批发零售服务、银行业、保险业、旅行社和旅游服务、运输服务、仓储服务等领域将可能成为外资进入的新领域,从而形成巨大的新市场。一些提前开放的领域,外资通过政策的擦边球得以存在,而在后过渡期,这些外资可以完全按照加入WTO承诺,在该领域增加投资。如商业零售实行了提前开放.从2004年底以后,开始正式开放,外资进入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在后过渡期,关税减让将最后兑现承诺,特别是幼稚产业的保护力度下降,中外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承诺,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最终关税的最迟实施期限都在2004年,也就是说,2005年是农产品关税减让的分界线;另外,像粮、棉、油等几种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商品的配额饱和率目前还较低,如果配额内进口饱和率提高或配额管理过渡期结束,进口农产品对国内生产的替代效应可能会充分表现。

  同时,较之前过渡期,外部市场的冲击力度明显加大,而一些约束性条款仍发生作用。在后过渡期,其他WTO成员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将有增无减,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将成为国内出口产品在后过渡期承受的主要风险,再加上一些国家频繁使用质量、技术、卫生、环保标准等非关税壁垒,会给我国贸易环境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和可变性。

  后过渡期孕育三大市场机会

  报告分析认为,在后过渡期里会有三大市场机会,一是越来越开放的北京将以优化的市场环境产生许多市场机会,如北京的金融市场银行、保险、证券业、商业批发与零售业、建筑、物流业等重要领域都将允许外资进。报告预计,后过渡期国外券商将通过合资证券公司的形式进入北京证券市场,使原本已很激烈的市场增添新的竞争对手。二是跨国公司适应市场环境将采取寻找市场机会的战略。在后过渡期,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现有情况看,外资进入的主要途径是大卖场和大型超市,今后几年内将保持这种趋势;三是电子商务将成为改变交易环境构造交易机会的平台。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