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国人自然、不自然的浪费更加重了能源的危机。可喜的是,上海市已透彻地看到,在合理利用能源方面,政府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上海市政协组织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课题组历经四个月的调研更得出结论:从中国国情和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制度、体系、政策与法律法规等系统工程中,政府的管理决不能缺位、脱节。“节约资源”应拥有“一票否决”权
在上海一家知名民营企业的调查见闻,深深触动了市政协课题组成员。在这家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浪费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企业的热网管道和热水管道全部裸露在外,导致热量大量散发;蒸汽使用后产生的冷凝水在这里白白流失;走道上全部采用白炽灯而不用亮度一样却可以节电70%的节能灯;许多早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工艺”目录的设备和工艺,这里却照常运转、沿用,资源利用率大大低于同行业先进水平。
通过降低成本赚取的利润,明明可以全部进入自已的腰包,却由于专业管理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原因白白浪费资源而浑然不知,这种情况说明,不能指望各种资源采用经济杠杆实行市场化配置以后,经营者因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把节约资源放到突出位置;尤其当需要新的投入以淘汰老工艺、老装备时,有些经营者还往往采取抵触态度。
因而,上海市政协郑重建议把“节约资源”同“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一样,提升为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同样关系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因为目前在基层企事业单位,国家除了对涉及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下达强制性标准并在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以外,其余都只下达推荐性标准,对节约资源缺乏强制约束力。只有把节约资源上升为基本国策,再不是企业可做、可不做的“经营行为”,政府或由行业协会下达强制性的节约资源指标,实行考核公示、一票否决,才能把节约资源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节约资源的规划建议要有“执行力”
国家发改委为抑制交通用能飚升势头,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但税、费等配套改革措施没有跟上,无法真正落实,上海等许多城市为道路保畅,还对小排量车上高架等采取限制措施;
建筑用能在我国已上升为各城市的用能大户,因建筑设计和设备材料落后造成的浪费十分惊人,迫切需要实行强制认证和市场准入考核,但此举涉及到多个政府管理和职能部门,关于建筑节能的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至今“难产”;上海市建委提交市府的“关于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也因有些环节与其他主管部门意见相左而难以出台;
上海一些已建住宅小区想开发太阳能热水器,能源主管部门赞成,但主管房屋结构和城市景观的部门却加以反对,至今莫衷一是。
……
种种情况说明,政府在当前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管理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位和脱节现象,这并不奇怪。因为政府在能源、原材料、水和土地等资源管理方面条块分割、自成体系、政出多门,只有通过系统规划和沟通协调,才能避免部门间互相矛盾掣肘的情况发生,才不至于使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无所适从,步履维艰。政府管理脱节状况必须引起关注
上海市政协课题组调研结果认为,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标准计量、法律法规及监察执法三大体系构建上,政府管理存在某种脱节状况。
上海市政协课题组的专家们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颁布的全国大一统的标准都是当前必须实施或推荐实施的标准,因为要照顾各地企业的水平,因此不仅水准落后,而且缺项很多,不能反映全国地区间技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缺乏推进技术进步的力量。而发达国家一般是超前发布在三年至五年内必须达到的标准,如届期达不到标准,就要强制淘汰出局,对生产者的规范、制约作用大,值得我国借鉴,并建议在上海等先进地区率先实行。
专家们还对另一项“国家规定”提出了质疑:凡是国家或部门已经制定标准的,地方就不得在这个方面另外制定标准,否则会被认为是“搞市场保护”,“用标准割裂实现市场割裂”。专家们认为,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优胜劣汰,也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脱节。上海市政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破除这种“保劣限优”的旧观念、旧做法,允许资源利用水平较高的上海等地率先制定高消耗产品的强制性最低能效标准、节水标准,率先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燃气器坐便器等家用电器产品实施强制的能耗、水耗标识,凡是没有标识的产品不准上市。市各部门也要步调一致,积极参与制定标准,逐步以先进带动落后,淘汰落后。吁请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废旧物资利用
上海市政协调研组特别希望各级政府部门重视一个巨大的反差:我国是人均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但在废旧物资利用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上海市政协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曾在全国率先形成废旧物资回收及再生循环体系。遍布全市居民区的580多个回收点把废旧物资送往四五十家再生利用加工企业,经过分选、整理,加工生产铸造铁、公共设施铸件、金银试剂、再生橡胶、复制纸箱板、铜芯民用电线、无纺织物等33类产品,其中7项产品还荣获“上海市优产品”称号。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上海的废旧物资利用工作全面倒退。迄今,上海对废纸、废塑、废橡胶的加工网络再未恢复,稀贵金属、有色金属的初加工和玻璃、纸品的终端利用在上海已不复存在。对比发达国家实现资源再生、发展循环经济的加速,上海对废旧物资加工利用的全面倒退令人痛心,值得反思。全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上海市政协建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尽快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节约资源协调推进机制或“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总抓,负责规划协调和整体推进,使节约资源和各项方案、建议都得以付诸实施。这样求真务实狠抓几年,必能抓出实效,并带动全国的风气朝着“节约型”社会转变。
作者:吴复民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