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主办的“反思教育产业化”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对教育产业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学者们认为,教育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教育是一个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大产业,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都改变不了这一趋势。国际教育产业早就瞄准了中国这一市场,若公共
财政给的经费不够,那么大量的自筹资金就是必然的。但教育产业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教育消费与其他消费不同,有能力和没能力消费都要进入这个领域,这是一种权利。
学者们认为,教育产业是一种公共服务领域,它承担着许多社会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由政府控制。如美国,公共教育由政府控制,盈利性学校政府也一样在财政上支持,通过这些来加以指导。教育产业不应以赢利为第一目标,它担负着教书育人、民族复兴的使命,政府要保证其公共目标的实现,需要管理和干预,现在,因为没钱,政府把许多公共服务领域甩给私人,又不加以管理和关注,放任自流,以至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是有责任的。
学者们认为,教育的效益不应只是经济上的,它是个产业,但不能完全市场化,只能引进一些市场机制,否则,会出问题。比如现在一些公立学校中的独立学院常常成为圈钱的工具。教育产业化是可以解决短期内的经费问题,但如不加以管理和干预,长期下去会损害教育的质量,也会改变教育的本质。
学者们还认为,教育产业化不能笼统地谈,教育有其公共性,但有不同层次,政府首先要解决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有限的钱应绝大部分放在义务教育上。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应免费入学。与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的融资途径要窄得多,可以市场化的空间不大。我们的教育经费本来就少,但投到高等教育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教育投资是永远不够的,在高等教育上就应该借助社会力量,再加以管理和干预。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公立大学依旧是靠政府一刀切式的补助而开办的,据统计,每个大学生的人均成本是13000元,而目前高校人均学费为5000元,这就是说,国家财政每年平均补贴每个大学生8000元,这种一刀切式的补贴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因此,变“暗补”为“明补”是理顺高等教育机制的前提,合理而有效的补助发放应该是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给予程度不同的助学补贴。
此外,学者们还对扩招利弊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问题、教育的垄断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作者::徐培英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