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思想) 竞争的重心在于企业机制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 06:1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迫不急待大举进入中国,他们从最初的投资生产,到组织研发,设立采购中心和区域总部。个中原因,除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抢先利用中国的发展优势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谁都看到竞争的胜利者将是那些能充分结合中国的竞争力击败自己对手的公司,而败下阵来的往往是那些传统的国有老企业。在同一块地方,也同样是这部分员工,甚至于有可能是同一台机床做出来的同一产品,但是发展的结果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呢?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强调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服务竞争,甚至人才竞争等等,这些当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后,就会发觉阻碍中国企业更多的分享我们自己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的因素固然有许多,但从总体上而言,企业经营机制陈旧并且难有突破才是真正关键的牛鼻子所在。一些企业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紧紧地抓住这个牛鼻子的缰绳,企业才没有机会更多地分享我们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才会出现在激烈的竞争中无奈地让位于那些极具竞争力的外企的局面。

  经济运行机制一般是指企业机制、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在这四个机制中企业机制是核心机制,从哲学意义上说,企业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内因,其它则为外因。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是基本的资源配置主体。只有企业机制的创新,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微观层面。我国资源配置效力不高,企业缺乏竞争力,问题的关键在企业机制这一头。

  优良的市场机制的形成,其前提也同样需要企业机制的创新作基础。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动力源,充分的竞争,主要在于企业成为行为合理的独立市场主体。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对市场价格、市场需求作出灵敏、合理的反应,反过来又能不断调整企业供给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宏观调控的对象归根到底也在企业机制。因为从宏观总量来看,社会总供给是企业供给的总和,而总需求的重要部分是企业的投资需求和由此引起的消费需求。国家宏观调控和信号是通过直接税种税率和间接利率等途径来实现的。企业机制的失灵,直接导致国家宏观政策不能受到预期效果的同时,企业运行目标同样难以实现。

  从资产管理机制角度看,传统的企业国有资产边界总是模糊不清的,这也是目前以MBO为代表的国有企业转制经常会出现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和基础,在于建立清晰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形成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企业机制。企业的积极性才会真正释放出来。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壮大企业竞争有利的条件,是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辉煌成果,有利的发展环境,可以造就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这不能成为外来资本的专利。如果我们不能在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企业的发展进度将大打折扣。竞争中,谁创新,谁就是胜利者。上海证券报侯志辉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