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资委拿下两国企一把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 04:4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当国企负责人逆国资委国企改革政策要求而动时,国资委日趋严厉的“管人”职能便发挥出来

  61岁的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没等到年底任期结束便仓促下野。上周一纸调令,将10月刚获董事会再次提名的大冶特钢董事长朱宪国调离冶钢集团。年内,继三九集团、长城集团、中石油集团之后,多家大国企负责人纷纷下野。国资委对国企负责人日趋严格的监管,
让很多人明显感到压力,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现象。

  变故与重组敏感问题有关

  本次“上榜”的哈药集团和大冶特钢同处在重组敏感期(相关报道见证券版)。

  在哈药集团和冶钢集团发生的变故,涉及国企高管以不公允价格持股、隐性MBO、国有股低价转让等一连串敏感问题,均触犯国资委有关政策。据消息人士透露,两集团董事长下野,均与正在进行的重组有关,而且卸任调任都是在“政府意志”主导下决定的。

  一把手“下课”并非职务犯罪

  知情人士讲,今年不少国企老总纷纷下课,远高于往年,这是国资新政的必然之举。所有者缺位是国资体制改革中的一大难题,而国企经营管理者的监管又相对薄弱,所以国资委对国企负责人的要求在渐渐加力,这从今年陆续下发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便可看出。

  大国企老总非正常“下课”,前两年多为确查有职务犯罪,今年还没有触及职务犯罪这一层。三九集团、长城集团、中石油集团固然有年龄限制、业绩、安全事故等因素在里面,但是其他有些公司,在体改过程中做法太张扬,且有悖国资委政策导向,就被“拿下”了———这在往年是很少见的。

  去年11月,《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国企改制,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MBO做了严格规范。分别于去年6月、今年1月发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在这方面亦有强化。

  针对国资流失套“紧箍咒”

  今年9月和10月,国资委再次强调,央企、国有上市公司不宜MBO,并且首次提出,地方大型国企不宜MBO。可以看出,国资委有一条核心思路是围绕国有资产流失之虞展开的。更多直接针对国企负责人的规定则为政策落地作了细化准备。

  去年11月25日出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给出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制度。国资委副主任李毅中认为有些中央企业负责人拿得太多了。

  今年9月10日,国资委公布第7号令(《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里有一个亮点:央企“一把手”都将由国资委组织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央企的审计,比一般企业的审计更难。有分析认为,国资委此举,意在作为出资人掌握企业真实财务情况,实行有效监管。7号令中,颇为默契地提出了一些“绩效审计”相关条款,令国企负责人不仅要加强监管,防止资产流失,还需要保值增值。这对于国企经营者来说,无疑是套上了一道紧箍咒,将会使得国企经营管理更规范,但是也会束缚他们的手脚。

  10月初,国资委公开征求《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的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国资委规定,中央企业在处理重大法律纠纷中,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并涉嫌犯罪的,相关负责人将被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国资委落实政策很快。10月底,在第一轮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结束之时,国资委通过新华社透露信息:已有6家央企负责人将面临减薪等惩罚措施。据财经时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