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梅影 实习生 郑莉莉 发自北京
“北京的商业机会,如果与WTO后过渡期相连接,一定首先存在于现代服务业的各个主要领域。因为北京服务业目前已有了很好的基础,而在WTO后过渡期,各种开放条件一定会促进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在11月16日于北京召开的“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2004)”上,北京市副市长陆昊慷慨陈词。
据介绍,2004年12月11日开始,现代服务业的9个部门和90多个分部门内的各种地域性限制条件将逐渐被取消,北京将因此获得很多市场准入条件。
陆昊透露,目前第三产业在北京占有60%以上的份额,第三产业的具体结构是,金融保险业排第一,占北京市经济总量14.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居于第二位,占北京市经济总量的7.9%。批发零售业、科学研究分别排第三、第四,被人们看好的房地产业实际上排名第五位。教育产业位居第六,在GDP当中上升到4.6%的份额。
陆昊表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结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北京服务贸易的结汇总额已连续两年占全国总水平的15%。陆昊认为,北京已成为服务贸易的中转中心,北京的服务业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1月17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