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提高资本充足率 银行业整体融资浪潮即将到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 07:49 证券市场周刊

    中行、建行上市在即,招行、民生、华夏、浦发、深发展都在积极实施再融资,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的首发上市正或疾或徐,陆续走来

    百亿转债风波

    历时一年,各方力量博弈下,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600036)融资目标65亿元的可转债本周正式向流通股股东配售。

    11月8日,招商银行公告显示,有近3/4现有股东参加了招行转债的首轮优先配售。

    2003年9月,招商银行上市一年余,即推出拟再融资100亿元可转债方案。方案一出即遭基金经理强烈质疑,公司股价顿挫。

    在一片反对声中,招商银行修改了转债发行方案,降低可转债融资额为65亿元,增加35亿元次级债,终于获得基金等机构投资人的认可。

    招商银行是一块试金石,它的叩关成功,意味着银行业融资的汹涌浪潮即将到来。

    招行过关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按照巴塞尔协议8%的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国内商业银行要完成目标至少还需3400亿元,而要完成最新的国际要求,国内商业银行至少要补充20000亿元。商业银行上市和上市后融资速度快、规模大,往往不被内地资本市场理解。

    招商银行可转债工作小组组长、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先炳认为,为了股东长远利益,银行的发展要做到速度、规模、效益和资产质量的平衡与协调。招商银行发行可转债是要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针对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600000)董事会秘书沈思向《证券市场周刊》坦言,股份制商业银行即将面临四个竞争对手:正在历经改制上市,准备轻装上市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不断推进的民营金融资本。而要迎击这些挑战的前提就是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实力,补充资本金。

    郑先炳告诉《证券市场周刊》,随着业务的发展,任何一家银行都有可能会出现资本缺口问题,在现有的金融工具当中,解决资本缺口的第一个办法是银行的自身积累,但按照目前的体制,这种积累不能完全解决需要,所以,只能通过市场方式去弥补。

    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金窘境,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即使立即实施配股,深发展仍将有10 亿元以上的资本金缺口;即使40 亿元转债全部转为股票,到2004年年初,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就将再次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海外上市势在必行;浦发银行发行60亿元转债基本上只能支持到2004年年底;招商银行发行100亿元转债和次级债也只能支持到2005 年;华夏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2005年前则还会产生再融资的需求。

    上市银行加速再融资

    自去年起,银行股就迸发了强烈的融资欲望,它们采取了发可转债,发次级债,股票首发、增发、配股等再融资路径。

    大通证券金融业分析师张炎分析,这3种方式各有利弊,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迅速补充资本金的目的。

    《证券市场周刊》得悉,民生银行(600016)和其承销商均有意在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即实现海外上市的计划,而且“计划不能再拖”。

    浦发银行海外上市的计划一直在积极谋划中,时间表可能会排定在2006年,而其融资规模将与民生银行海外上市融资规模看齐。

    浦发银行董秘沈思毫不讳言浦发银行对海外上市的渴望。他介绍,浦发银行一直抓紧研究海外上市。浦发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就是国际化,“国际化的内涵很广,比如说我们和花旗银行的合作,本身就是国际化的做法。而海外上市当然也是一种选择。”

    “现在还没有上市时间表,”沈思称,“什么时候做最合适,要考虑自身需要、融资环境以及国际大局多重因素。”

    有花旗银行的参股背景,浦发银行在海外上市的认同度上显然有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资源。借助花旗银行,浦发银行也将在内部管理、业务拓展等方面获得提升。

    其他上市商业银行在再融资问题上也不甘人后。

    2004年9月25日,华夏银行(600015)抛出了55亿元的增发融资计划。这是华夏银行上市13个月来的第三次重大融资举措。自一年前的IPO和一个月前刚刚结束发行的次级债,华夏银行已经通过两次融资获得了97.1亿元的资金。

    已和新桥投资重修旧好的深发展(000001)也表示,不日将重新考虑配股计划进行再融资。据悉,深发展目前已经在商讨利用配股进行再融资。配股方案是10配3,配股价每股在5元至6元之间,募集的金额大约在30亿元左右。

    二线银行暗潮汹涌

    在国内银行业第一集团巨擘中行和建行股改破题的同时,身处第二集团的各家股份银行早已开始利用资本市场为未来的竞争收集更多的筹码。现在,一批二线银行也纷纷跃跃欲试,试图上市。

    《证券市场周刊》获悉,兴业银行拟于今年年底前,至迟于明年年初,选择适当时机于上海A股或香港H股市场上市,初步计划筹资70亿元。

    去年下半年,中国银监会修改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有关规定,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的形式来提高自身资本充足率,兴业银行在该办法修改后不久就“率先尝鲜”,成功发行总值达30亿元人民币的5年期次级债。

    去年岁末,兴业银行全面引入恒生银行、世界银行名下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3家境外投资者共26.973亿元,持股比例直逼25%监管上限,达到24.98%,为其上市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我行将于11月19日在福建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届时将讨论表决有关兴业银行发行第二次次级债的具体方案以及通过上市进行首次公募(IPO)的细节。”兴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

    兴业银行总部董事会秘书赵洁日前亦表示,目前,兴业银行正在接受当地证管办的验收,验收通过后,就将提交相关的上市申报材料。目前仍未确定上市地点,不排除赴港上市的可能。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一位高级管理人士表示,该行董事会最近原则上同意寻求公开上市。

    《证券市场周刊》得知,中国光大银行已正式开始向境内外机构投资者推介,准备进行90亿私募增资,为上市铺平道路。

    据了解,中国光大银行此次增资规模不超过90亿元,其募股对象包括光大银行现有股东、境内新投资人和境外战略投资者,并将优先向光大银行现有股东配售。

    本次募股的发行价格区间已初步确定为每股1.46元至1.78元。据悉,这一价格区间的确定是参考了光大银行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分别计算出的每股净资产价值。

    光大银行方面还证实,他们确实和境外战略投资者就投资条款进行积极的商谈,进展比较顺利。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入资光大银行表现出较强的意向,预计将与境内投资者同一时间完成入资。

    而在去年底,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窦建中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专访时表示,中信实业银行正在积极运作,“中信实业银行还是要改制上市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银行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