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深山小镇走出1000个百货业富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0:4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施建 实习生 郭艳萍

  “黄村帮”掌控中国商业700亿财富

  一个4万多人口的小镇中,10000多人从事百货业,其中1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大中型百货公司、商场或超市;6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小型商店或租用他人的商场柜台,涌现了10多个
亿万富翁、100多个千万富翁。他们开设的商场遍及广州、上海、天津、武汉……营业总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按照珠江三角洲百货业商铺平均售价计算,这相当于控制了超过700亿人民币的财富。黄村,一个小镇创造了中国百货业的深山传奇。

  一位黄村籍超市老板给同乡打了个电话,深圳14家“黄村系”商场同时撤货,跨国饮料厂商吓傻了。

  如果能够有一种力量把黄村人的1000多家商场整合成一种遍布中国的本土连锁联合体,那将是何等庞大的商业巨人。

  让我们先来看一串数字。

  一个4万多人口的小镇中,80%以上的家庭从事百货行业;全镇16000劳动力人口,10000多人从事百货,占全镇劳动力人口的62%,其中,1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大、中型百货公司或超市;6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小型商店或租用他人的商场柜台。

  他们所经营的百货商场已经分布到广州、上海、天津、深圳、武汉等地。据粗略统计,在珠江三角洲经营大中型百货商场、超市的人中,该镇人超过60%。

  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所经营的百货商场(店)的营业总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按照珠江三角洲百货业商铺平均售价计算,这相当于控制了超过700亿人民币的财富。

  由于经营百货业发迹,该镇人中有近10个拥有超过亿元的资产,近100个人拥有的资产超过千万。这种比例出现在中国的偏远山区,也堪称独一无二。

  深山龙脉:“黄村帮”叱咤中国商业圈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有幸近距离接触这个小镇———位于广东东部山区河源市的黄村。据该镇党委书记张法荣介绍,全镇4万多人,就有1万多人从事与百货超市有关的工作。他们都是离开家乡在外地开设百货超市家族企业的。据称,广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百货商业企业和超市连锁店,有近70%都是由黄村人开设的。这里,短短20年间,成千上万客家村民从一无所有奋斗成了中国百货行业的风云人物。全镇80%以上的家庭活跃在中国百货行业,全镇拥有90多家营业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场。如此成行成市,说黄村是中国百货第一镇也许并不为过。

  “道理很简单,因为穷,只有外出谋生。因为闭塞,只能跟着乡亲外出。因为摆地摊,学会了进货,接触了批发商,了解了消费现象。因为客家人的天性,赚了点钱就一门心思想着发达,只熟悉百货,就干上了百货。也因为客家人的勤劳和好胜,百货就越做越大,”后来创办了黄村第四大百货公司的黄先生如是说。

  黄村人的百货事业是从摆地摊开始的。有一天,一个邻村老乡告诉黄先生摆地摊卖服装一天能赚50元钱。后来的事实表明,正是冥冥之中的这条信息让他走出了开创黄村百货事业的第一步。第二天,黄先生正好休息,他平生第一次来到大街上闲逛。转悠了一整天后,黄先生从一个摊主口中得知,摆一天地摊能赚80元。回到租住的地方后,经过简短地动员妻子,黄先生两口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摆地摊卖服装,一月赚它1000元。地摊摆上了,而且越摆越顺、越赚越多。消息传出,黄村人似乎一咕噜都跑到了深圳,最多时,黄先生租住的地方一下子来了56个黄村人,他们都是来深圳摆摊卖服装的。后来,先后跑到龙岗摆摊的黄村人近400人。就这样,黄村全镇人民干上了百货。

  据介绍,在这个不到2万劳动力人口的乡镇,有1万多人活跃在中国百货行业,他们拥有上千家大、中型百货公司、商场,已出现了10多个亿万富翁、100多个千万富翁。这些黄村私人老板开的百货公司,外表上看起来和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商场一样的气势非凡富丽堂皇,经营效率上和那些商业巨头们相比也毫不逊色。

  血缘兵团:角斗沃尔玛的草根力量

  黄村的百货店老板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商业群体,就是在黄村当地人眼里,这些开着豪华轿车回到大山里来祭拜祖先的仅仅是一些在外面发了财的老板。事实上,这些吃苦耐劳的黄村人走出大山,已经创造出了中国商业史上奇特的“黄村现象”。就是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深圳、东莞的零售商业圈里,他们也是一股谁也不敢小看的力量。他们甚至敢于和沃尔玛这样的世界商业巨人叫板。

  在黄村商圈中,一个商战故事被广为流传。深圳有一块很好的开百货店的地头,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看上了,黄村的百货老板也看上了。凭实力,一个是世界500强的大哥大,一个是从中国小山村里走出来才创办不久的民营百货;论品牌,一个是世界知名百货公司,一个是连在广东省都没有几个人知道的本土新超市。但是黄村的百货老板就是看上了这块地方,而且志在必得。趁沃尔玛正在筹划的空当,抢先在那个地段开起了黄村人的百货公司,等到沃尔玛办好手续的时候,黄村人的百货公司已经门庭若市。黄村老板做了充分准备,他打算把自己属下另外9家商场的利润拿过来补贴深圳这家商场的亏空,和世界商业巨头斗到底。

  还有一次,一场纠纷让某知名跨国饮料厂商领教了“黄村帮”在中国商业圈中的势力。这家跨国厂商与黄村人在深圳开的一家商场因为销售量和供货价格发生冲突,厂商扬言撤货,双方眼看就要解除合作。当天晚上,商场采购部门把双方的争议和对方的态度向黄村百货老板汇报之后,他没说什么,只拿起电话,给另外一位黄村籍的百货老板说明了情况。老板放下电话,交代自己的属下:“你们通知对方,明天,让他们从我们两家旗下的14家商场撤走他们的所有商品,如果还有问题,我将联络更多的黄村百货不再卖他们的东西。”老板的话很快传到对方耳中,如果14家商场撤货,那不是失掉市场半壁江山的问题,简直是全军覆没的灾难。他们被吓傻了。于是,经过更高层的研究,立即同意了深圳那家商场的要求。

  一位黄村超市老板对记者表示,黄村人身上有着客家人固有的本分和善良,如果把黄村百货人联系起来,就有着足够的力量在市场上与别人抗衡,能够得到别人难以得到的好处,但他们一般都不这样要挟别人,即使别人很过分,也只要求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优惠。

  连横之梦:“黄村模式”的未来

  与中国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同,黄村农民只做老板。而且跟其他老板不同,只做百货。黄村劳动力人口1.6万,在全国各地做百货一共有10000人左右,但是却有大大小小8000多个老板,比例之高前所未有。即使是游移在外,每当他们最初的打工小有积蓄的时候,他们一般会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商店。黄村人更加崇尚的是自己独立经营,而不是为别人打工。

  据介绍,黄村人创业,几乎都选择百货行业。他们经营着百货商场、超市或者小型的士多店。而最初选择百货业的原因是:成本小,进入门槛低;以大量外来人员的需求为基础的小百货的广阔市场;客家传统文化对小商品交换的天然重视。但最重要的是黄村作为一个乡镇,黄村人之间大多是姻亲或者朋友,他们之间本来就是天然的合作关系。从事相同的行业有利于后来者方便地掌握行业背景,可以较为容易地了解渠道和供货商,接近百货业的上游。而且当黄村百货成为了一定的规模,又必然会增大抗风险能力,提高跟供货商的议价能力。所有发展思路跟管理聚合原理一致,容易产生聚合效应,提高了黄村人的竞争优势。

  记者在接触中发现,黄村的百货老板们都有传奇般的发家史,他们或者是白手起家,或者是依靠家族关系繁衍扩张,这浸染着黄村百货人的光荣,但同时也暗含着黄村百货人的隐忧。黄村人从摆地摊的街头叫卖学会了怎么样去吸引顾客和创造商机,他们赢得起也输得起,大不了再去摆地摊。但是在商业巨头满世界横冲直撞的今天,指靠小舅子三姨妈那样的家族关系式的商业运营能够做大做强吗?

  同样是一瓶可乐,你一家小店去进货可能要5元钱,一家大超市去进货可能只要4.5元钱,但是如果一个个大超市组成的超市集团呢?可能价钱就更加便宜。如果把黄村人办的百货公司联合起来,那将是一种巨大的商业力量。黄村超市之一的富升百货公司的钟老板表示,如果能够有一种力量把黄村人的超市整合成一种紧密的联合体,可以联合采购、配送,实现人力、资金、市场等等各方面的资源共享,就可以大大降低这方面的费用,从商业竞争最本质的几个方面增强黄村百货的市场实力。

  国美一掷数亿集中采购的魄力就是明证。但是除了黄村百货公司的老板们时不时议论这个问题之外,目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这些从黄村镇的大山窝里走出来的百货公司的山大王们整合在一起。据说他们已经组织过类似的聚会,但是没有任何结果。

  现在看起来,黄村百货业的老板们好像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是和那些已经响当当的大型百货巨鳄们比起来,他们的事业还不大,很多黄村人还是百货业里头的小老板。

  无论如何,现在看来,“黄村模式”给落后地区的农村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农民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加快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是当务之急。目前处于落后地区的广大农村,大都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心,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而且土壤质量和灌溉条件异常恶劣,因此农业发展水平也较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有些地区虽然也有从事家庭手工业的历史传统,但在规模上少有突破,所以人们的凝聚力就缺少了条件支持,对此,农村地区必须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自然条件如黄村这样的边缘乡镇,人均占有农地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农民就业不充分,光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目标,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从西部向东部,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黄村百货的老板们都是“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一般教育水平不太高。靠着勤奋、诚信和客家人的优良品格,他们实现了初步成功。但是如何摆脱以往的家族管理模式而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将分散的黄村百货统一起来实现规模经济,如何实现黄村百货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发达起来的黄村百货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黄村百货现象虽然独一无二,但这种传奇却长期以来“养在深山无人识”。有业内人士认为,扩大黄村百货知名度,塑造品牌,有助于整个黄村百货获得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对此,黄村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或者通过成立类似行业协会筹集资金,进行统一推广。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商业的经营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业态之间的竞争使竞争形式更加复杂。而传统百货店业态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大型百货商场已经暴露出明显的成熟期特点:利润率下降,亏损面增加。加上2004年底中国商业领域的完全对外开放和跨国商业巨头的冲击将对黄村百货带来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发展自由连锁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可以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统一采购、统一核算,将分散的黄村百货联合起来实现统一管理,降低商品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努力提高黄村百货人的管理水平。

  (金陵/编制)(来源:金羊网)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