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雨
一个为着不明朗的前景,一个为着可预期的将来。联想在年末火花四溅,与“金发碧眼”的“洋女郎”———IBM,正上演着一出整个业界都为之瞩目与兴奋的冬日恋歌。
联想:国际化的烦恼
刚刚宣布战略收缩不久的联想,又走上了规模扩张的道路。坊间风传联想从一开始的收购IBM深圳工厂,转入将与IBM组建合资公司。据称新公司的PC业务将超过500万台,遥遥领先惠普和戴尔。仅是IBM的OEM订单的增加,就将使联想的销售业绩多出200亿元人民币。
联想和IBM的这次合作并不是空穴来风,双方在PC业务上的多次谈判已经为这次震撼事件做了充分的酝酿,加上近年来IBM的PC业绩不理想,而联想由于多元化战略的步履维艰,也需要靠它的支柱产业———PC业务来重振昔日的雄风。因此近期联想在PC市场动作频频,而且不惜大打价格战也是出于此因;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今非昔比的IBM在PC这一块即使盈利微薄,但还是有着庞大的根基,联想想一口吃下还是比较困难,于是合资是一条折衷的道路。
今年恰逢联想成立20周年。20年足以称得上长大成人了,联想也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是国际化,一是PC主业回归,加大力度打压竞争对手。但联想的“国际化”,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戴尔高层今年初曾明确表示将加强在中国内地投资,这对联想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联想在上海有组装工厂,但距离自主生产还有一定距离。此次联想一意攀IBM这个高枝,就是想弥补这个短板,借助IBM现有的渠道与制造能力,迅速进入戴尔、惠普在欧美市场的竞争行列。
自今年年初宣布新的战略规划以来,在中国IT产业界举足轻重的联想就处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的“水深火热”之中———从一掷几千万美元的奥运TOP赞助计划、战略调整后的第一份业绩报告,到第一台打着奥运标识的产品铺进卖场……联想确实需要制造一个重磅的“定心丸”,来安抚对国际化承诺翘首以盼的一众股东。合资IBM,尽管只是“在家门口把自己的肚子搞大”,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交代了。
IBM:真“爱”赌局
与联想困惑于国际化相反,IBM却每每困惑于本土化。2003年IBM营收800多亿美元,其中软件与服务的营收已经超过400亿美元,而在硬件收入中,PC业务所占份额较少,并且利润率在所有业务中最低。PC对于IBM来说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所以,IBM确实想将工厂一卖了之,好抽身去掘金IT服务。但一个想卖却买主不多,一个想买却囊中羞涩,结果撮合成了这个“联想+IBM”的合资公司。
促成合资的另一个背景,是奥运TOP计划。亚特兰大奥运会曾成为IBM的滑铁卢,使得IBM的声誉受到严重损毁。直到悉尼奥运会电脑与技术支持,IBM花费了数倍的精力才重新赢回声誉。如果在北京奥运会上,联想也出现类似的“小错误”,那么对年轻的联想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联想的“奥运营销”将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电脑与技术支持,但并不排除“死心不息”的IBM有意借合资联想,而再战奥运的可能。事实上,在联想入驻TOP之前,IBM一直是TOP,现在IBM退出了,但心有不甘,而联想接过了IBM的“枪”,但心里没底,于是二者的合作几近于顺理成章。
同时,随着联想的乡镇电脑普及计划的推进,一旦合资,IBM便有机会水到渠成地挥师所谓的PC市场冻土层———农村市场,这是碍于品牌面子不愿自贬身价的IBM,心里痒着,嘴里却从来不说的一块“肥肉”。(子琦/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