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信用卡保险举步维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0:21 证券时报

    新世纪初能够透支的“银行卡”———信用卡开始在全国悄然兴起,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信用卡的发行总量已经超过400万张。很多数据表明中国的市场容量应该在5000万张卡左右,且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主要利润的来源。如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业务更占了其公司全部利润的7成。自然信用卡业务变成了各大银行的发展重点。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结算的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为了规避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时存在的风险,信用卡信用保险便应运而生了。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信用卡保险理应如火如荼的蓬勃发展,可事实上信用卡保险却举步维坚,其现状就是银行“一头热”,保险公司态度冷漠,这是什么原因呢?

    银保博弈

    从银行方面看,一些作法加大了信用卡的风险导致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该业务。

    信用卡的经营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规模效应,只有发卡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个业务才会盈利,现在的发卡行很多,但是注定在一番激烈的竞争之后只有少数几家可以主导市场,产生利润,各家银行都在厉兵秣马,想成为行业的主导。所以,大家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机扩张业务,申请信用卡的条件越来越宽松,手续越来越简便,授信额度越来越高,出现越来越多的免担保的卡,导致了申办人的信用参差不齐,这样使整体的风险程度增大。

    另外,银行对信用卡的管理缺乏经验,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许多体制风险。例如 目前国内相关信用卡方面的监管政策滞后于实践,比如国外信用卡每月结账,6个月不还就撇账,而国内信用卡呆账管理方法则相对不合适,贷款未还都一直隐性存在,要经过一系列长时间的复杂程序才能认定,一旦显露则非常巨大。

    缺乏经验

    而保险公司对信用保险的经营缺乏经验。信用保证类的保险有着其特殊的保险标的,那就是对人的偿付能力和信用进行保险,不同于一般的纯粹风险,还蕴藏着难以控制的心理风险和逆选择。对经营技术和风险控制有高要求,所以一直所占的比重都不大,2003年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所占时常份额分别只占财险市场的0.93%和0.23%。而且很多险种都是为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由政策性的保险公司经营的。

    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缺少历史数据,精算工作雪上加霜。信用卡的普及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能收集到的数据非常有限,而且具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而且这种“人文性”很强的险种又不可能借鉴它国的数据,这就使本来就力不从心的我国精算业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没有一定的数理上的论证,保险公司也不敢大规模的推广该业务,也许会出现做的越多,赔的越多的情况。

    从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关系上看,该业务银保之间无共同利益,体制不兼容,深层合作有法律障碍。

    我国的银保合作目前还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原因非常多,但隐藏在众多原因后的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银保之间缺少资金联系,银保之间没有股权制约,没有共同的长期利益,也缺乏法律的许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银行不会让保险公司对其业务经营进行干涉和监督,比如说银行不会准许保险公司对持卡人的帐户进行监控,在发生保险事故后银行也不会授权保险公司追偿欠款,保险公司取不到代位求偿的权利和向担保人追偿的权利。这些体制上的缺陷都制约它的正常发展。

    而且,银行和保险公司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它们的目标是各自盈利而不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银行把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它试图将所有的风险都转嫁给保险公司,而且在投保后会放松管理,使得保险公司承受的风险增加。

    其实,由上所观之,如今的信用卡保险与已经停办的旧车贷险有颇多的相似之处,都是银保合作的产品,都属于高风险的险种,条款设计都是责任一边倒,风险由保险公司独担,旧车贷险因为过多的风险集中在了保险公司一边,影响了其偿付能力,被迫淡出市场,信用卡保险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就预示着改革是信用卡信用保险的必由之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信用卡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