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快速城市化高潮已至 改善人居环境势在必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1:20 中国经营报

    “用地紧张、郊区化现象突出、汽车文化盛行以及资源能源紧缺等四大问题,令正在快速实现城市化的众多亚洲国家面临严峻挑战!”11月8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上,开彦警告说。

    身兼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的开彦,是在其主题为《城市化进程中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的峰会主题演讲中提出以上
观点的。

    在同一场合发言的亚洲规划院校联合会主席吴志强博士对此做出呼应。他认为,亚洲国家人居环境与世界其他地区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是大城市里土地开发过于密集,这应归因于亚洲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如上海的人口密度,就是巴黎、伦敦和纽约这些国际大都市的3到5倍。

    据了解,中国快速城市化的高潮也已经到来,目前国内城市化率达37.3%,而随着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城市居民每年将增加2000万到3000万人,大都市圈及城市群在迅速形成。这使城市化进程中人居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的讨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污染严重,尤其是大量使用煤炭造成的空气污染等等,直接威胁城市居民的健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城市管理计划首席技术顾问David Creedy 博士在峰会上表示:“城市污染通常来自工业活动,这些问题在西方国家工业化的阶段同样出现,目前的城市规划不加以改进,将造成严重后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是一个全球性网络,其主要宗旨是鼓励生活环境提升,目前他们在中国几个主要城市参与包括污染控制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

    “无论是能源的需求者还是供应者,都必须对如今的现实情况负责,而我们更需要当地政府一同合作来解决这些难题。”David Creedy 博士说。

    不过,一起出席此次会议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高官(泰国·曼谷)Yap kioe Sheng博士则认为,今天不能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改善人居环境、减轻城市贫困等种种难题,而需要社会合力参与改革,政府部门应与私营机构达成多方面合作,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加以推动和支持。

    也许不是巧合,11月5~6日由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并在广州举行的“2004中国人居环境与园林景观论坛”上,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关系,同样成为焦点议题之一。

    出席此次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桢表示,我国目前约有660个城市,而预计不到10年这一数字就要翻番,即城市总量达到1200个,如何将城市化进程中常见的“大建设、大破坏”模式,改变为“大建设、少破坏”模式,乃是当务之急。

    “城市是人类聚居并借以生存、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一个独特环境,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注重使城市建设、产业成长与自然环境同步协调地发展。”孟兆桢说。

    在他看来,以往国内城市项目开发建设中所谓“三通一平”做法中的“一平”,其实是很不妥当的,损害了城市中原有自然环境的融洽和平衡,现在则要尽力补偿以往对自然资源“大破坏”所造成的损失,重新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他同时指出,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现状看,作为人居环境主要部分的城市环境,最大的不足是人工化、商业化太强而自然化不足。

    当然,包括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参与城市建设的众多开发企业从理论上意识到现实形势的严峻,只是迎接挑战的第一步。

    也许一切正如开彦在其演讲中所强调的那样,实现城市化的同时如何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必须动态地、全方位地寻找解决之道,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相关链接

    与此次在港举办的“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同时进行的“国际金融机构对华投融资合作峰会”,由首创置业牵头,应邀出席的有摩根斯坦利房地产基金、莱曼兄弟基金机构、荷兰ING地产基金、新加坡GIC投资机构、特朗普公司、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众多金融投资机构。在会上,上述海外机构代表与若干内地发展商高层一起,就“2004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海外基金投融资机会”、“中国房产公司海外上市途径及海外投资基金成功合作案例”、“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复兴政策对海外房地产信托和基金投资的启迪”与“房地产业证券化及住宅房产基金私募融资在中国的未来”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香港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