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恶化,人口呈负增长状态。截至2004年6月1日为止,乌克兰人口为47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10万人,农村人口1540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乌克兰居民的主体是乌克兰族,占乌克兰总人口的70%以上,其次是俄罗斯族,占20%左右,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占第三位的是犹太人,占0.9%。此外,还有白俄罗斯族人,以及人口较少的匈牙利族、加告兹族、希腊族、罗马尼亚族、摩尔多瓦族等。按1996年乌克兰新宪法,乌克兰语言和文字被规定为官方语言和文字。乌克兰
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乌克兰族有3种主要方言。当代乌克兰标准语是10世纪以基辅方言为基础确立的。一、乌克兰族与乌克兰
乌克兰族属欧罗巴人种的中欧类型,使用乌克兰语。
乌克兰族是乌克兰的主体民族。乌克兰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布很不均衡,在现今乌克兰的24个州(行政区划,相当于中国的省)中,乌克兰族占的比重很高的州有17个。其中,比重占90%以上的州有:捷尔诺波尔州(96%),伊万-弗兰科斯克州(95%),沃伦州(94%),里夫宁州(93%)及切尔瑟州(90.5%)。乌克兰族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人口中占的比重最低-只有25%左右。其次是顿涅茨克州(50%),卢甘斯克州(52%),敖德萨州(54%)。
由于历史上乌克兰土地饱经战乱和政治军事变革,乌克兰人侨居世界各地者颇多,平均每3个乌克兰人中就有1人在国外,在美洲和澳大利亚及西欧有500多万,在独联体各国和波罗的海3国的有500万至1000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乌克兰人被迫注册为其它民族,俄罗斯的“绿楔”、土库曼斯坦的“灰色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别列斯特伊时那”等地都是乌克兰侨民的聚居地。
乌克兰族自古居住在原苏联欧洲国土的西南草原地区——乌克兰草原地带。在纪元前2000年至本世纪1000年,在现今乌克兰领土的不同地区、主要是在乌克兰草原地带和森林低地,曾生活过基米尔人、斯基福人、萨尔马特人以及来自“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上的希腊人,以及安迪人等。这些部族在不同时期先后生活在当今乌克兰土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相互之间征战和强者征服、统治甚至灭亡了弱者,于是有的民族就消亡了,或被别的民族融合,有的民族被迫迁移,如基米里人由原来生活在黑海北部沿岸的草原迁移到了克里米亚半岛,有些部族则互相结成联盟。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9世纪下半叶以基辅为政治中心形成了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从10-12世纪,基辅罗斯分裂为若干公国,各地出现了一批封建公国,形成割据局面,与此同时,各封建公国之间频繁发生兼并战争。13世纪,蒙古鞑靼人入侵东欧,占领了基辅,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受蒙古金帐幕国的统治,但处于西南部地区的两个公国——加利西亚和沃伦却未被蒙古征服,当时这两个独立公国被称为“乌克兰”,意为边陲之地。由于莫斯科公国及后来的俄罗斯国家忌讳或压制使用“乌克兰”名称,所以又将乌克兰称为“小罗斯”或“小俄罗斯”,故而乌克兰人又被称为“小俄罗斯人”。根据“罗斯”的译音,乌克兰也曾被称为鲁辛,乌克兰人也曾被称为鲁辛人。9-10世纪,基辅罗斯在文化、建筑、绘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当今著名的乌克兰的名胜古迹,如基辅索菲亚大教堂、十字教堂,金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在这一时期,东斯拉夫人形成了古罗斯的各部族。古罗斯国家包括西部罗斯、东北罗斯和西南罗斯,也包括现今的乌克兰西部领土,在这些地区,在古罗斯各部族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三个民族——乌克兰族,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到16世纪,乌克兰人在基辅、切尔尼戈夫、加利西亚、沃伦尼亚、外喀尔巴阡山、波多利亚、布科维纳等地区形成为独立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二、民族来源与民族演变
在距今50-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即所谓阿雪里文化时期,在乌克兰现今疆土上的顿巴斯、德涅斯特、日托米尔以及外喀尔巴阡山地区,就存在过古代人类的居民点,在上述地区已发现了古代人类的文化遗迹。在距今10-4万年前的所谓姆斯特艾文化时期,人们已散居现今乌克兰领土各个地区。在旧石器末期,即距今3-2万年前的奥里雅文化和1万年前的马格德林文化时期,才最终形成了具有现代身体形态和理性的人——克罗马努人。
在纪元前2000年末和1000年初,东欧地区最古老的种族基米里人开始在乌克兰草原地带定居。基米里人对“小亚细亚”各国进行过远征,并形成了统治阶层和阶级社会。在纪元前7世纪末,从北部来的斯基福人赶走了黑海北部沿岸草原上的基米里人。斯基福各部落的联合,形成了早期的阶级国家——斯基福国,并把顿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片土地上的居民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公元前4世纪末起,斯基福国开始衰落,在萨尔马特人的进攻下,所辖领土越来越小,大部分居民被迫迁往南方克里米亚半岛。
萨尔马特人在种族上和斯基福人相近。从纪元前3世纪起,黑海北部沿岸的各部族长期处于萨尔马特人的统治之下。萨尔马特人过着游牧生活。
在纪元前7-5世纪,从“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上来的希腊人在黑海沿岸建立了一些殖民城,并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希腊人逐渐迁移并定居于黑海和亚速海地区。在黑海北部沿岸的古希腊罗马各国,农业、手工业、贸易、建筑与艺术均得到一定发展。公元前5世纪,在黑海的刻赤和塔曼半岛上出现了博斯波尔国,在本世纪第100年时,黑海北部沿岸的古希腊罗马国又沦为罗马的附庸。在3世纪30年代,在古日尔曼民族的一支——哥特人的进攻下,古希腊罗马国的经济不断衰落,在4世纪,由于匈奴的入侵,古希腊罗马国灭亡了。
在纪元前1000年末至本世纪1000年,在德聂伯河右岸的森林草原和波利西耶地区,有若干以农牧业为生的部落,其中就有古斯拉夫人。在本世纪1000年中期,在德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与多瑙河下游西南部之间以及与北顿涅茨之间,有一支东斯拉夫人,他们又被称为安迪人。安迪人有强大的军事组织,曾进行过反对拜占庭和阿瓦尔人的战争。由于显贵氏族和部落占领了大片土地,役使战俘和穷人为其劳动,导致东斯拉夫人的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并形成了具有半国家性质的东斯拉夫人早期的联合体——以几个公国为首的部落联盟。在6-7世纪,东斯拉夫人的原始社会瓦解,开始形成阶级社会。由于在基辅等地出现第一批扩大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就成为部族联盟的行政中心。在当时的东斯拉夫部族中,有波利安人、北人、德列夫利安人、布然涅人、底维尔人等。在以基辅为中心的部族联盟中,波兰公国占主导地位。第一个基辅公国是在8-9世纪之交时出现的,至9世纪下半叶,终于形成了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在10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其疆土包括西北、东北、西南罗斯,在其广大疆土上,在古罗斯民族基础上,后来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民族——乌克兰族、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原苏联时期的正统观点认为,基辅罗斯是乌、俄、白三个民族的共同摇篮。但是,乌克兰利沃夫大学的伊洛?赫鲁谢夫斯基(1866-1934年)在他的十卷本《乌克兰-罗斯史》中提出,莫斯科公国才是俄罗斯国家形成的中心。
基辅罗斯后来又分裂成若干个国家。13世纪,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蒙古鞑靼人占领,但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却保住了独立,这两个公国位于古罗斯的西南部地区,故被称“乌克兰”(意为边界之地),这是乌克兰民族和国家名称的起源。14-16世纪,立陶宛占领了基辅周围和沃伦公国的大部分地区,波兰取得了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的西部。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合并为波兰共和国。于是,乌克兰便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乌克兰各族在政治、文化上受波兰的影响很深。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农民起义军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为了对付波兰,摆脱波兰的统治,提出将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的要求。莫斯科晋绅会议接受了这一要求,乌俄双方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佩利亚斯拉夫条约。它标志着乌俄两国的统一,实质则是俄国对乌克兰进行殖民统治。列宁认为,这次合并“使乌克兰文化遭到摧残”(《列宁全集》1931年俄文第3版第16卷第689页)。从1654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263年中,乌克兰各族一直处于沙俄的统治之下。十月革命后,即1917年11月4日,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为谋求独立,基辅成立了中央“拉达”,并宣布乌克兰独立。在苏俄军队的打击下,1918年2月中央拉达逃往国外。1922年,乌克兰作为首倡者之一,与俄联邦、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共同创立了苏联,乌克兰成为苏联的一个成员国。在行政上作为二级建制,在语言文化上受俄罗斯影响很深。1991年苏联解体,同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从此,乌克兰各民族开始独立自主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俄罗斯人与乌克兰
乌克兰国内总共有130个民族。除乌克兰族外,人口数量占第二位的就是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22%,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只占人口的5%左右,可见,俄罗斯族在乌克兰占有特殊地位。
俄罗斯族在乌克兰一些地区居住比较集中,特别是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俄罗斯族人占的比重高达67%,其次主要分布在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哈尔科夫州、扎波罗热州、敖德萨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赫尔松州。
自1922年乌克兰作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加盟苏联之后,全苏联使用的官方语言和文字便是俄罗斯语言和文字。乌克兰全国出版刊物的54%,报纸的70%均是用俄文印刷的。1991年8月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改为乌克兰文,俄文在文化出版业上的使用开始锐减。
在乌克兰的俄罗斯族,其来源和乌克兰族、白俄罗斯大体相同——是在9-10世纪基辅罗斯分裂成若干罗斯国之后,在古罗斯各部落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同属东斯拉夫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乌克兰各民族混居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但在某些地区某一民族则相对居住集中。
在乌克兰历史上,曾两次与俄罗斯结盟,形成统一的国家。第一次是在1654年,乌克兰农民起义军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为了对付波兰侵略,只好以沙皇俄国为靠山,并与之结成统一国家。1954年,为了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这次“统一”300周年,赫鲁晓夫把归属于俄罗斯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赠给乌克兰。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通过大选产生的议会和总统,在政治倾向上亲俄罗斯,因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居民以俄罗斯族为主,其回归俄罗斯或独立的政治倾向也得到俄罗斯议会和俄某些官方人士的支持,这曾引起乌俄两国矛盾。但不久俄总统表示尊重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于是,克里米亚半岛上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也逐渐顺应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自治制度,并与乌克兰各民族和睦相处。
乌克兰历史上第二次与俄罗斯结盟是1920年。乌俄签订结盟条约后,1922年乌克兰作为首创国之一,与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一起创建了苏联。从此,乌克兰只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一直持续到1991年独立前。这期间,处于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在政治、文化出版、文艺、广播电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较优越的民族地位,俄罗斯族的文化对乌克兰各民族也发挥了进一步的影响。 四、少数民族
乌克兰一共有130个少数民族。按各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看,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占72.7%,俄罗斯族占22%,其他少数民族总共只占5.3%。1、犹太人。
犹太族的人口数量在乌克兰占第三位。犹太人居住在基辅市、敖德萨州、切尔诺维策州、哈尔科夫、州日托米尔州、文尼察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而且犹太人主要居住在城市里,农村很少有犹太人。大多数犹太人会说俄语或乌克兰语。
绝大部分乌克兰犹太人信犹太教。犹太教是乌克兰的第四大教派(居东正教、天主教、浸礼教之后),犹太教徒占乌克兰总人口的2%。乌克兰独立后,犹太人移居国外者较多。2、白俄罗斯族。
乌克兰的白俄罗斯族占乌克兰总人口的0.8%。白俄罗斯族主要居住在乌克兰各地的城镇里,他们主要分布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顿涅茨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卢甘斯克州、尼古拉耶夫斯克州、哈尔科夫州、扎波罗热州和基辅市。
乌克兰的白俄罗斯族与当今白俄罗斯共和国的白俄罗斯族同宗同源,他们同乌克兰族、俄罗斯族一样,同属东斯拉夫族,公元9-10世纪,东斯拉夫形成了古罗斯各部族。这些部族都处于在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基辅罗斯的统治之下。基辅罗斯的成员包括西北罗斯,东北罗斯,西南罗斯(其中包括当今乌克兰西部地区)。按马克思说法,在10与11世纪之交,基辅罗斯达到鼎盛时期,后来又分裂成若干个罗斯国家,并在古罗斯各部族基础上,形成了三个民族——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和俄罗斯族。当今分布在乌克兰境内的白俄罗斯族,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白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普遍存在混居现象,在有些地区则相对集中居住。这种情况,在当今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三国都存在。3、其他少数民族。
摩尔多瓦族主要分布在靠着当今摩尔多瓦共和国的乌克兰南部的敖德萨州和扎波罗热州,占乌克兰全国人口的0.5%。
乌克兰的保加利亚族共有23.4万人,占乌全国人口的0.4%,他们主要分布在敖德萨州和扎波罗热州。
波兰族总共有21.9万人,占乌全国人口的0.3%,其中65%居住在日托米尔州、赫梅利尼茨基州、利沃夫州和基辅州。
还有一些人数更少的民族分布颇为集中,例如,匈牙利人,其96%居住在外喀尔巴阡州;加告兹人,其68%居住在敖德萨州;希腊人,其85%生活在顿涅茨州;罗马尼亚人,其22%居住在外喀尔巴阡州。
鞑靼族在乌克兰民族问题上占有特殊地位。原苏联时期,鞑靼族有20多万人,他们的故乡是克里米亚半岛,1946年6月25日,斯大林指责克里米来亚鞑靼人在德国奸细指使下组织自愿队反对红军,并建立反革命活动集团反对苏维埃政权,而且鞑靼族基本居民群众对叛国者没予以反对,于是决定,把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到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克里米亚鞑靼族的大迁移,成为苏联最重要的民族问题之一。那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开展了重返故乡运动,但迫于政治高压,重返故乡实际上并无可能。但是,鞑靼人重返故乡的愿望并未止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鞑靼人返归故里定居问题很自然提到日程。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乌克兰政府制订了一定的政策,逐步解决鞑靼人返迁克里米亚问题。
(信息来源:驻乌克兰经商参处子站) 专题文章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