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
不良资产如果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证券化并出售,商业银行实际就可通过这种手段将贷款的风险转嫁给市场上的投资者。那么商业银行可能会比以往更加不关注贷款者的资信状况
有关资产证券化的探讨在中国由来已久,随着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等对资产
证券化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府提出了利用资产证券化解决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思路。但是,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国情和不良资产形成的背景,我们还是不得不冷静地三思而后行。
不良资产证券化
从几十年来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经验来看,适宜进行证券化的资产至少必须具备如下条件:资产缺乏流动性但能够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的现金流量;持续一定时期的低违约率、低损失率的历史记录;本息偿还能够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有广泛的地域和人口统计分布;原所有者持有该资产期间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资产的抵押物具有较高的变现价值或其对债务人的效用很高;资产具有标准化和高质量的合同条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很难符合这些前提条件,因而在实践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我国不良资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许多贷款几经转手,历史记录和档案大量缺失,相当一部分由于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成为长期的“沉淀”,要评估该资产的价值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实物资产、抵押资产很容易通过对标的物的评估来确定价格,而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大多数属于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和担保品。资产评估在我国亦属于新兴行业,既专业又诚信的评估机构少之又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突出,不良资产的评估会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这些资产在证券化时的定价问题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大问题。不良资产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资产,如果再没有强有力的信用和道德方面的承诺,那么投资者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证。
此外,由于中国目前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基本上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设施尚不完备。不良资产如果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证券化并出售,商业银行实际上就可通过这种手段将贷款的风险转嫁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甩掉了一个大包袱。那么在新一轮的放贷过程中,商业银行可能会比以往更加不关注贷款者的资信状况,甚至故意降低贷款者的信用门槛儿,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制造了更大规模的不良资产。
综合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在实践中存在着短期内不可逾越的障碍。因而一段时间以来,业内人士纷纷把目光转向了银行贷款中信用等级较高的住房抵押贷款。
住房贷款证券化
中国的商业银行开始按揭贷款7年来,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快速增长。2003年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20多倍。1999年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仅占GDP的2%,而到目前,这一比重已经迅速上升到10%左右,可谓十分惊人。与商业银行高达30%的资产不良率相比,住房按揭贷款应该说是一笔巨额的优良资产,而且经过近几年的累积,从规模上已经具备了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需求也日趋稳定。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资产证券的投资者除了一些分散的个人投资者外,主体是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等。中国的这几个领域的市场虽然尚不非常成熟,但是政府针对于此的各项监管措施正逐步加大力度并逐渐完善,前景还是十分看好的。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到,短期内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虽然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迅速扩张,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1999年底,住房抵押贷款占GDP的比重,英国为56%、美国为54%、日本为33%、香港地区为31%。而且,信用级别较高的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银行不愿意将这笔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不能证券化,优良资产不愿证券化,这就是中国推行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第一障碍。
其次,对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其结构的变化,我国长期存在的银行信贷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改观,各家银行有大量信贷资金由于运用渠道少而闲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住房贷款证券化来扩大资金来源似乎不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最后,从统计数字来看,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一般低于1%。但是由于信息的不透明,这一数字的真实性是值得推敲的。例如,目前银行专业人士探讨的焦点“收入证明”问题,“个人房贷月供不能超过收入的一半”的核定目前确实是一个难题。另外,开发商的资质认定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据统计,银行的呆账中,房地产开发商欠款在其中占了24%,与之相比,老百姓按揭欠款只占0.4%。
由此分析,资产证券化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宏观环境建设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1月12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