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合什么样的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09:30 上海证券报

    主持人的话:

    提起近期的货币政策,总是和"稳健"的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稳健"是相对于"积极"而言。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如何理解?它适合什么经济?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本期聚焦,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货币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它主要是货币当局通过对货币方面的调控来影响一国经济,达到经济稳定增长目的。在西方主要有两大理论,一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机制,即政策实施和经济状况反向操作,经济过热,则紧缩货币,通过缩减信贷规模和提高利率水平,从而抑制过热的需求;反之,经济萧条,通货紧缩,则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如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则可选择中性货币政策,也即所谓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货币主义学派,政策主张"单一规则",即固定一个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而不论经济波动如何,更多强调预期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其复杂程度远胜于此。大多是运用不同政策的组合搭配,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以实现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经济扩张时,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相对更有效,而在经济需要紧缩、控制通货膨胀时,更多倾向于货币政策。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还是倾向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原理,多用反向操作来烫平经济波动。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轨和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变量关系处于变动之中,因此我们只能大致通过M2和贷款量,同时参考货币市场利率来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

    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大致分为几个时期。从1996年到2000年,主要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期。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处于低俗,为刺激经济增长,在较短的一年多时间内进行4次降息,同时恢复公开市场操作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00年到2002年8月,此时期的货币政策意图应该说仍是稳中偏松的时期。2000年,尽管M2的同比增长率12.3%,但信贷的同比增长率却进一步下降到6.01%的水平,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后近6年的最低历史水平。期间,消费物价指数为0.6%,通货紧缩的现象并未完全消失。从2002年9月到2003年,可以概括为通货适度紧缩的时期。面对此时期货币、信贷的增速加快,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收缩信贷;其间还提高1%存款准备金率,配上窗口指导及其他有力的行政性影响因素,使得03年四季度货币、信贷增长势头得到控制。但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贷款增长速度高于货币增长的现象。

    2004年以来,央行对于固定投资增长过快和CPI持续走高的问题,尽管货币政策表述仍然是"稳健",实际上却是"偏紧"。2004年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定是M2和M1分别控制在17%左右,人民币新增贷款控制在2.6万亿元,预计CPI上涨3%左右。同比来说,这样的目标相对还是较为趋紧一些,但是从今年前三季度的金融运行来看,货币政策的调控出现了紧缩过度的现象,前三季度, M2同比只增长了13.9%,增幅比去年同期低6.8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低2.3个百分点。9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下降至13.6%,完成信贷规模1.79万亿,只相当于去年半年的水平。信贷规模紧缩过度,同时贷款的期限结构明显失衡。这样一来,产生的两个明显的后果就是:一是资金的体外循环扩大,民间融资趋于活跃;二是外债增加迅速,因为国内紧缩,就只好向国外借款,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挤出国内贷款。可见,货币政策调控的度要把握得非常适当,才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形势的判断,从前一时期的宏观调控效果来看,GDP逐季平稳回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运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方面,这主要便在,物价水平持续处于高位,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央行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仍然很大,信贷收缩过度造成的企业资金流动性下降,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等等。考虑到前一时期宏观调控的效果正在显现,加上利率调整的时滞效应还有一段时间,基于此,决策当局对于明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倾向于中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

    采取"稳健"的提法,主要是针对经济总体的运行情况做出的判断。"稳健",更多针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而言,更多倾向保守型的做法。既不主动地刺激经济,也不主动地抑制经济,重点在一个"稳",目的是保持经济总量平稳运行。这对于在经济内生性增长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是十分必要的。但也不能就此认为央行不会出台一些其它措施刺激或者抑制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随着前一时期我国利率的调整,市场普遍认为我国的升息周期业已开始,利率提高,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是属于紧缩性质的。但是,货币政策除了价格型的利率调控,还有数量型的调控,特别是我国更多时候偏重于信贷规模的控制。因此,央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松紧结合,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操作。"稳健"调控的效果就是,相应的货币供应量保持一个适当的增长速度,同时信贷资金需求也不至于紧张,能够促进金融平稳运行和经济增长的需要,避免通货膨胀压力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政策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