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明年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将补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08:30 上海证券报 | |||||||||
    能源紧张同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近几天,液化气价格及电价纷纷上调,此举将会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发生怎样的影响?同时,明年能源供需将会呈现何种趋势?公用事业产品收费会否进一步上调?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专家。     专家表示,虽然能源紧张形势有所缓解,但是与能源相关的公用事业
    需求增速回落带动油价向均衡价位回调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近日完成了对明年国内外能源供需走势的预测,并将于近期推出预测报告。该份报告预测2005年全球以及国内的能源紧张将有所缓解,而国际原油价格将向25-35美元/桶的均衡价格有所回落。     能源专家牛犁表示,受油价高涨的拖累,日前,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较之2004年都有所回调。     专家预测,明年全球范围的GDP增长都将呈现回落趋势,中国在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GDP增速预计将在8.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全球及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增量较之今年将出现回落。其中国内的能源紧张在2005年上半年将继续维持,但从下半年开始将有所缓解,尤其是电力紧张问题有望在2005年底、2006年初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专家表示,由于国际油价在2003年、2004年已出现连续两年的攀升,因此原油供应的产能也在随之进一步扩大,根据行业周期等特点,明年的油价在今年"疯涨"的基础上再出现大幅攀升的可能性很小,"应该向25-35美元/桶的均衡价格回落,但回落多少还要视短期因素而定。"     公用事业产品涨价考验政府控制通胀能力     专家表示,由于国内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定价,与成本脱钩,在一些领域已经形成严重的倒挂现象,比较明显的是煤炭价格及运输成本不断走高,但是电价却维持不变,使得大量发电企业承担着倒挂的压力。公用事业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不仅有悖于市场规律,而且也不利于普及节能观念,以及控制投资过热。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政府的大量补贴之外,更需要逐步提高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但是这显然增加了国内的通胀压力,因此在调价的方式及时机的选择上将考验政府的能力。     专家称赞政府今年在公用事业产品及其他与能源紧密相关的基础产品,如化肥等产品上进行了较好的价格控制,并且对实施价格调整选择了较好的时机。进入11月以来,国内城市民用液化气价格、电价纷纷上调。近日又有消息称,中国电力定价改革方案可能于12月出台,在这一方案中,将按照国际惯例,将电力消费划分为居民、工业、商业、农业等四类标准,同时将逐步改变中国居民用电较工业用电便宜的状况。之所以选择在四季度频繁传出公用事业产品调价的消息,专家称其原因是,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二季度达到高点,而在年底出现回落,因此政府将上调公用事业产品价格的工作放在年底实施,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