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居民诚信情况及打造“诚信武汉”建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1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诚信就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在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诚信问题。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完善的严重障碍。诚信作为精神文明领域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最近武汉市城调队对武汉市6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关于诚信的抽样调查,根据调查资料,我们对武汉市居民关于信用的认识,以及消费信用缺失、社会交往信用缺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如
    一、逾九成被访者认为完善诚信体系是必要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在当今社会倡导诚信的氛围中,诚信已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正成为世人的期盼和追求。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既是为人准则,更是企业经营、政府行政必须坚守的“至上原则”。60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98.5%的被访者认为完善诚信体系,加快诚信建设对武汉市的发展十分重要,96.2%的被访者认为构建诚信体系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可见,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兴业之道、安邦之基愈来愈被市民所认同和推崇,为全社会推进诚信建设打下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二、逾九成被访者遭遇信用缺失现象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竞争经济,又是一种契约经济。因此,如何保证契约双方履行自己的义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目前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起始阶段,个人信用机制滞后,企业信用制度未完全建立,信用缺失现象的存在,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信用缺失不仅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基础的稳定,同时也给居民个人直接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经成为社会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公害”。具体表现如下:     1、消费方面。在消费、与人交往及社会公德三方面,武汉市居民在消费方面遇到信用缺失现象最为严重,调查资料显示,有72.3%的被访者认为诚信缺失最为突出的是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排第二位是农贸市场短斤少两、以次充好,比例为56.3%;第三位是虚假广告,比例为44.5%。从1999年-2004年9月以来,被调查的600户居民家庭因消费诚信缺失而受到损失累计为47.6万元。在经济交往中,假冒伪劣、欺诈欺骗、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短斤少两、虚假广告的歪风,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用法律的手段来建立社会和经济秩序,另一方面还必须用道德的力量来护维,用“诚实守信”的教育来引导和克服。     2、与人交往方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实守信确定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作为思想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人与人交往的核心原则。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调查资料显示,在居民的个人生活领域中,与人交往方面诚信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88.1%的被访者认为在社会上,没有诚实守信的观念,不讲职业道德,不信守自己的承诺的人普遍存在;83.3%的被访者认为在社会上,同事(或同学)之间存在缺乏信任和诚实,当面说好话,背后讲坏话的现象;61.0%的被访者认为社会上存在上下级之间存在缺乏沟通,互不信任,不能以诚相待的现象;53.2%的被访者认为社会上存在亲戚、邻里、朋友之间借钱不还,不讲信用的现象。从1999年-2004年9月以来,被调查的600户居民家庭因与人交往诚信缺失而受到损失累计为25.8万元,其中欠款金额占36.1%。由此可见,种种的失信行为对当前的社会信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社会公德方面。调查资料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表现出的不诚信和不遵守公德的信用缺失行为表现为:77.0%的被访者认为是对公共设施任意损坏,缺乏公共意识;73.1%的被访者认为是随意制造城市垃圾和城市“牛皮癣”;70.7%的被访者认为在公共场合仍然有乱扔果皮废纸脏物,随地吐痰的不文明现象;52.1%的被访者认为被偷盗现象较为严重;不按时缴纳水电费、不按时缴纳电话费比例分别为13.2%和10.3%。从1999年-2004年9月以来,被调查的600户居民家庭因社会公德方面诚信缺失而受到损失累计为45.5万元。其中有50%被访者有被偷盗遭遇,累计金额高达44.8万元,占600户社会公德方面累计损失98.5%。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明礼诚信的自觉意识、公德意识,培养和完善公民的道德人格是非常必要的。     三、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诚信缺失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究其产生原因,调查资料显示,73.3%的被访者认为是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有71.0%的被访者认为是法制不建全,对不讲信用者的处罚起不到作用;有68.7%的被访者认为是部分社会成员道德低下。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滋生了不讲诚信和公德的环境。而市民在自身遭遇无诚信情况时所采取的态度各异,79.0%的被访者选择今后注意小心防范,67.7%的被访者选择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处理的办法,36.3%的被访者采取借助舆论媒体谴责的方式,27.5%的被访者会付诸法律。由此可见,由于市场、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相应措施短缺,处理措施繁琐,致使市民在遇到无诚信情况时,多采取自身小心防范的妥协办法。     诚信缺失行为的后果是严重的,将给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诚信体系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其中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政府的失信会导致社会生活中不讲信用的行为泛滥;企业的诚信水平低下,会造成经济运行的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浪费;而居民诚信水平的低下,会造成管理成本的高昂,居民的诚信水平与社会管理成本成反比。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调查资料显示,70.5%的被访者认为第一直接受损的是政府形象;69.0%的被访者认为阻碍地区经济发展,排列第二;62.2%的被访者认为不利于社会道德建设,排列第三;53.3%的被访者认为增加相互隔膜,降低彼此信任度,排列第四;20.2%的被访者认为导致正常信息受阻,排列第五;15.5%的被访者认为加大了成本,降低了办事效率,排列第六。     四、打造“诚信武汉”的建议     完善的诚信体系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健全的诚信体系具有两大支撑和一大约束:即法律保障和道德自律支撑,以及市场约束。如何进一步完善武汉市诚信体系,加快诚信建设,打造“诚信武汉”呢?建议如下:     1、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建立严格的市场约束机制。有82.8%的被访者认为构建诚信体系,首先要加强武汉市社会舆论监督,对失信者充分曝光,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加大制裁力度,使其声誉扫地;建立严格的市场约束机制,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使其失去扩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和交易的机会,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     2、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强化诚信的法律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诚信法律体系,可以为社会诚信体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我国的法律建设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更为严厉的惩处。有81.5%的被访者认为在相关法律中,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建立专门的诚信法律体系,使诚实信用受益、失信者受损、违法者受惩的机制在法律法规上得到确认和保障。     3、增强政府公信力,规范政府行为。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和基石,建设社会信用前提是政府公正、守信,这是建立企业、个人诚信的前提条件。在构建诚信社会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之际,作为管理行政事务的各级政府,政务活动要遵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自身决策要有严肃性、科学性、持续性,要自觉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公务员要遵守纪律和职业道德,诚信廉明,公道正派,甘于奉献。有80.8%的被访者认为构建武汉市诚信大厦,政府要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诚信政府形象,提高自身信用度和政府公信力,胜任社会、市场监管职责,为市场经济铸一座诚信平台。     4、加强诚信社会意识的培养,打造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由于建国后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十分薄弱,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有76.3%的被访者认为必需加强全社会教育,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确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价值观念,自觉履行诚信道德责任。     5、加强学校教育,使从小教育与大环境培养配套。有72.8%的被访者认为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是全民素质整体提升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诚信教育是系统工程,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学校抓起,与大环境培养相结合,营造诚信氛围,提高诚信意识,用典型、榜样来激励人,用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来约束人,用反面例证来警示人。锲而不舍,必将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形成整个社会“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