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建锋
这几年,各种各样的财富排行榜让人们眼花缭乱,“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报告的出台,究竟有怎样的背景?引起了怎样的反响?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调查目的并非为了排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明确,我们不是为评选50强才做这次调查的。”
他说,早在2002年,国务院研究室有关部门就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对我国民营企业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研究中心随即也开展了这方面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但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这次调查是上述研究的直接继续。
这是我国学术界自己组织的首次民营企业竞争力问卷调查基础上完成的一项工作。问卷调查和开展研究的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发展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不在于评选什么东西。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哪些领域、哪些行业、哪些类型的企业竞争力最强?这就形成了根据对所调查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竞争力指数的计算和排序,从而也就有了一个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问题。
“50强是指竞争力指数比较靠前的那50家,就这么回事。”他对记者说。
他指出,这次调查的结果表明,一些有名的大企业,比如联想、新希望、东方集团等,其竞争力指数并不像通常人们想象得那么高。恰恰相反,多数是排在50强的后半部分。如果不做调查,就不可能发现这类问题。
他强调,之所以采取蓝皮书的形式公开发布调研成果,其意义也在于表明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今后,这样的调查研究还会长期坚持进行下去。”
样本是如何采集的
据刘迎秋介绍,大型民营企业是本次课题研究初选50强样本的起点。
根据2003年2月国务院四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和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企业类型主要依据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确定,不同行业标准略有区别。
以工业企业为例,大型企业要求从业人员数在20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3亿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在4亿元及以上。其他行业除建筑业外都没有资产总额的要求,销售额则都要求在3亿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为1.5亿元及以上,但对从业人员数的规定则各有不同。
在遴选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候选企业时,既坚持以上述标准为基准,又不囿于上述标准,而是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实绩,对上述标准进行了必要修正。
例如,把大型民营企业的入围标准设定为年销售额在10亿元及以上和资产总额在4亿元及以上。还增设了三项参考指标:一是入围候选企业税后净利润必须在1000万元及以上;二是企业具有一定知名度,特别是企业品牌知名度;三是企业核心领导人应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提出和运用这样三条参考指标,既有助于在较高的基点上更好地把握竞争力50强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也有助于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把握现阶段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民营企业的特征性。
他介绍说,按照上述中国大型民营企业的界定标准和参考指标,根据全国工商联编撰的《2002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经营情况调查资料》和《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以及浙江省工商局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以2002年规模较大民营企业的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为评价依据,首先选定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107家入围候选企业。
然后,向入围候选企业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以及特快专递等手段,先后与上述企业取得了联系,经长达一个半月的持续努力,回收有效问卷47份。
为做好本项研究,课题组综合有关理论与实践,专门设计了一套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指数计算公式,依据企业问卷调查以及通过其他方法取得的入围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运用该公式对其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测算,并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选取前50名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
企业冷对排行榜
11月6日至9日,记者通过传真采访函、电话联系等方式先后采访了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四川、陕西等地的20家民营企业,其中15家为入选本次“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的企业,5家为在各自领域规模或业绩非常突出的“非50强”企业。
记者采访的目的是希望了解有关企业对“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的看法,并希望他们围绕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理解、实践、困惑、建议等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是令记者稍感意外的是,受访企业普遍对此表现出冷淡甚至戒备。
这20家受访企业中,有8家是记者以前曾经采访过的企业,彼此比较熟悉,但是对于这个话题,只有3家企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另外5家都婉拒了采访。
而另外12家“初次打交道”的企业中,则只有一家以书面方式答复了记者的问题,其余企业的表现则是五花八门——有的毫无反应,有的则第一句话就问记者:“你们的采访要收费吗?”
对于企业的戒备,尽管记者明确表示纯属新闻采访,但是对方多数还是选择了“谢绝”。
一位再三要求记者“不要把我的名字写上去”的民营企业老板对记者说的一番话或许是肺腑之言:“这几年排行榜实在是搞得太多太滥了,从县、市、省一直到国家,动不动就搞排行榜。其实,多数排行榜并不权威,还经常给企业带来麻烦,譬如要我们出这样那样的费用。所以我们现在一听到‘排行榜’这样的名词就会有些紧张。”
记者向他表示,这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不仅具有学术权威的背景,而且与其他一些出于商业目的的排行榜有很大区别。而且学术界的研究也有助于企业了解外部环境的整体情况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
这位老板回答:“打个比方说,每个人都知道肚子饿了要吃饭,嘴巴渴了要喝水。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企业,究竟处在什么位置,应该做些什么,其实自己心里最清楚。”
“闷声发大财,最好!”他笑着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