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时代来临--聚焦人民币理财市场新格局(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07:50 上海证券报 | |||||||||
    编者按     最近各种理财新品种层出不穷,这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将各类金融机构带入到一种全新的竞争格局中去。本报将从今日起推出连续报道,关注市场中出现的各类理财新品,详细剖析其各自特点,并试图从中发现金融业今后的行业版图轮廓。
    随着近期一些理财新产品的推出,银行、基金、券商、信托等各种金融机构对储蓄资源的争夺正变得越来越激烈,并直接导致了它们之间竞争格局的变化。     事实已经很明显:在长时间的需求压抑之后,中国居民对金融新产品的渴求已经到了一个迫不及待的程度,而11万亿的居民存款对谁都是一块诱惑力不小的蛋糕,于是,各种储蓄的替代品种不断在市场中出现,而大部分新产品将比较标准定在了储蓄上,一些风险较低、收益率较储蓄略高的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券商集合理财计划重新开闸     近日,光大证券、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相继宣布,准备推出全新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无论从资产管理方式还是风险程度上来看,该类理财计划都更像一个基金产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标志:证券公司在去年试水搁浅之后,已经重新开始加入到争夺储蓄资源的行列中。     去年3月份,招商证券曾经通过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向其储户销售过"金葵花理财计划",此举可被视为券商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目标转向一般储户的开端。随即,兴业证券、国联证券等一批证券公司纷纷联合银行推出类似产品,并且销售业绩都不俗,一时间各券商欲群起仿效。然而,此举因为缺乏规范而很快被监管部门叫停。     尽管试闯禁区的努力失败,但券商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热情以及客户的认可程度却令其它金融机构无法小视。     银行争推新理财产品     作为金融机构中的老大,银行也正在改变过去一份储蓄打天下的做法,不断推出新的理财产品。     光大银行从10月1日至今,已经连续推出了四期名为"阳光理财"的产品。最近推出的第四期,期限一年,年收益率2.89%,比同期储蓄的税后收益高61%,起购点为11000元,到期比同期储蓄的税后收益高119.9元。     11月3日,南京市商行也开始对其"金梅花人民币理财"进行大肆宣传,这个得到了江苏省银监局批准的产品,1年期年收益率为2.8%,两年期年收益率为3%,均高于同期存款和国债利率。     据悉,工行、招行等各家银行的人民币理财正在批复之中。业内人士预测,人民币理财将成为银行今后一个常规理财品种,与客户常常见面。     基金公司主打低风险品种     基金公司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宠,几年来从储蓄资金中挖走了相当一块。据统计,迄今为止,开放式基金的首发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虽然这一数字在11万亿的居民存款中只是沧海一粟,但作为一个诞生只有3年的新生事物来说,开放式基金的竞争力已经十分惊人。     在下半年股市进入低迷期之后,许多基金公司也开始调整营销策略,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基金成为主打品种。从最近正在发行期的几只基金来看,这两大品种占了一半,其余的基金中,债券等低风险投资品的资产配置也占了相当比例。     信托产品更为灵活多样     相对而言,信托公司由于受到规模、渠道等诸多限制,在这场竞争中还只能算是弱势群体。不过,若论产品的运用范围和创新程度,信托则是各类金融机构中当之无愧的急先锋,信托产品的特有的灵活性也吸引了部分金融意识较强的储户。从统计数据来看,信托产品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一些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信托品种,往往在无需大量宣传的情况下就被一抢而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