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在一片喧哗声里,2004年度《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新鲜出炉。在我的印象里,每当富豪榜排出,总会引起一阵“富豪们纳了多少税”的争论。有人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折射出的是社会上不正常的仇视富人心态。但在我看来,公众希望富豪们多纳税是完全合理的,无关仇富,也不是对富豪们的不公正。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可以用经济学上两条最重要的“税赋原理”来解释。
第一条原理叫“支付能力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人们纳税的多少应该与他们的财富的多少和支付税收能力的高低成正比,其目的在于使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变得“合适和公正”。
那么,怎样的分配状况才算是“合适和公正”?不同的社会可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标准的。一般认为一旦基尼系数突破了0.4的警戒线,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威胁,明智的政府就应该加大税收的征管力度,并将税收中更多的钱用于社会保障。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没有“善待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吗?并非如此。因为富豪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富豪,除了他们自己能耐之外,也和他们在交易过程中,得到了全社会(包括穷人们)的合作是分不开的。所以,富豪们有义务多交税,由国家通过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转移给低收入者,这也是符合富豪们的长远利益的。更何况,在一个已经文明化的社会里,扶困济贫也是一种必须尊重的“不成文法”。
第二条原理叫“受益原则”。这一原则倒不是从道义出发的,它的含义是:富豪们之所以应该多纳税,是因为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服务数量多、质量高。这和普通的交易原则是完全一样的。
富豪们的确比普通人消费了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撇开各地方政府对他们的各项优惠不谈,单从生活的角度看,比如他们出必豪车,国家投巨资建设的公路他们享受得更多;居必华屋,“高尚住宅区”的公共设施无论在密度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胜于其他社区。此外,在国家对全社会提供的公共安全服务中,富豪们自然也享用了更大的份额———你听说过有谁绑架勒索一个流浪汉吗?
要而言之,纳税是富豪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在今天发布的2004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上,荣智健成了中国的新“首富”,但他却是富豪榜上的“老面孔”。在大起大落成了中国富豪们一个显著特征的情况下,荣智健作为富豪榜上的“常青树”,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我想,这恐怕和他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历史最悠久的财富家族一分子有关,家族的传统使他能够对财富有一个相对理性的态度。不至于把每一分钱都看得像下水道的井盖似的———没有窟窿就不去堵。古人云:“先忧者,其行远而道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