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官方言论不支持升值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1:16 证券时报

    10月初,中国被邀请参加G7会议,随后美国总统布什在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电话沟通时再次涉及汇率问题,加上国内某些学者言之凿凿的人民币升值预测以及境内外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一度沉寂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在近期再度升温。作为市场反应,10月11日以后,国内期货市场部分金属品种价格出现异动,而离岸人民币远期市场的NDF贴水也再度走升。

    尽管10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登文正式辟谣,一定程度地平息了市场躁动,但随后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郭树清在《中国日报》上一篇文章里就汇率问题的一些说法,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会造成中国失业率的上升,也不会对出口造成重大影响”等,又让市场产生了种种联想,甚至被解读成是在为人民币下一步小幅升值铺路。

    我们几乎很难想象,就在10月12日央行和外管局出面正式否认市场谣言,重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原则性立场,并发出语气强硬的“不要豪赌人民币升值”的警告仅过两天,作为央行副行长身份的郭树清在公开媒体上发表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观点立场,会发生实质性转向。除非这两天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情。

    实际上,我们认为,郭树清在《中国日报》上那篇文章要论证的核心观点是“中国从未试图依靠低估人民币汇率来创造更多制造业的机会”。因此,郭淡化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实质上是为反击低估币值创造国内就业进而导致美国失业的指责,而非为上浮汇率铺路。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表示,从目前市场供求状况看,外汇供大于求使得人民币存在一定升值压力,但这种市场供求的基础并不稳固和可持续。这位官员指出,汇率预期非常不稳定。现在看可能人民币要升值,但也可能一夜间就要贬值。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2004年中国磋商报告”表明, 难以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磋商的重点放在了更灵活的汇率上。

    我们认为,无论是简单的逻辑推理,还是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都表明,短期内人民币立即升值的预期很可能又是一厢情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汇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