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汽车降价 别老拿过渡期说事(各抒己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0:01 人民网-市场报

  张毅

  今年以来,在钢材、橡胶等汽车原材料持续涨价的情况下,国内汽车界也猛刮降价风。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0多款轿车、越野车、多功能车降价。驰骋国内车坛十几年的“老三样”也不得不降价。幅度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一般在10%左右。

  一些汽车厂家振振有词,说之所以降价,是为了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因为三年过渡期今年就要结束。一些所谓业内人士也说,一些厂家降价“不仅使某某汽车的价格体系提前完成应对入世后进口车价格逐年下调、2005年国家取消进囗配额许可证所带来的冲击,还将对目前国内车市的价格体系产生巨大影响。”

  其实降价的厂家都心知肚明,一些眼下十分畅销的车型之所以纷纷降价,瞄准的是国内竞争对手,和三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并没有多少关系。

  去年年底以来,国内进口车市持续低迷,与入世初期出现“井喷”行情形成鲜明对照。进口车市低迷,一是国产汽车对进口汽车的挤压作用;二是许多畅销进口车型开始在国内生产,导致可进口的畅销车型越来越少;三是进口汽车的消费群在缩小。

  国产车与进口车竞争,在款式、质量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价格。到2006年7月1日,进口汽车关税降到25%时,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三项合计的综合税率,根据不同排量高达50.77%至58.97%,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国产汽车纷纷降价,其实并不是为了应对减少保护带来的冲击,而是为了巩固或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降价的空间。

  实事求是看,国产轿车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利润要比国外同行高出许多。像通用和福特这样的国际汽车巨头,来自汽车制造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三成,其它来自金融服务、汽车租赁、零配件和维修等。而目前国内情况则正好颠倒。

  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除个别紧俏车型,基本已进入买方市场。随着一些汽车厂家产能的迅速扩大,以及一些新进入者,国内汽车产销已经开始供过于求,汽车库存在增加。今后国内汽车界的竞争,主要是国内企业内部的竞争,也是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争夺市场的竞争。而价格战则是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只要不亏本,该降价就降价,同时要加大售前售后的各项服务,开拓新的利润空间。如此这般,岂不是汽车厂家和消费者都皆大欢喜的一桩好事吗?

  《市场报》 (2004年11月09日 第十三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