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较快、活力较强、效益较高的特征,全年经济运行的大局已基本明朗。但是当前社会上对宏观调控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有人认为,宏观调控是在“搞运动”,“全面紧缩”。
其实,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避免市场调节自身弱点,保证经济正常运转。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经常性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们经历了三轮宏观调控:1993年到1997年,针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解决投资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乱集资、乱拆借等问题,从整顿金融秩序入手,实现了经济软着陆;1998年到2002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一轮宏观调控,着力解决粮食生产滑坡、投资增长过快、滥用耕地现象突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等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在充分肯定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宏观调控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任重道远。
——巩固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今年虽然出现了粮食增产的良好局面,但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粮食产需关系仍然偏紧,粮食品种的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今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对明年的拉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
——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目前,形成投资扩张冲动的机制还在。投资的摊子已经铺开,运行的惯性很大。因此,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反弹。
——密切关注价格走势。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有90%左右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但还要看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是逐月攀升的。明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有可能是成本推动型的,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刘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