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8日电 《中华工商时报》今日刊登社评,称须认真研究中国本轮宏观调控的一些新特点。
文章分析认为,本轮宏观调控的特点之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理解和执行宏观调控的问题上,态度不尽相同。
文章说,在以往多次宏观调控中,由于上下利益一致,权责分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步调协调,后者较好地扮演了政策执行者的角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渐加强,地方政府依托市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强烈。
此时,在中央政府认为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迹象时,不同的地方政府可能会认为本地经济并不热。于是,宏观的问题被“地方化”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不知不觉降低了。于是,人们看到,尽管中央政府发了不少文件,出台了若干政策、规定,不少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依然很高,钢铁、水泥之类生产资料的需求依然强劲,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范围煤电油运紧张的情况。
宏观调控第二个需要关注的特点,是政府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前几次宏观调控中,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一轮宏观调控中,民营经济大体上处于为国有企业配套加工的地位,尚不成气候。因此,一旦国有经济过热,民营经济也随之过热。而现在的情况则不同,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增长,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民营经济贡献的。民营经济加速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市场充满信心,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一种乐观态度。
此时,当政府发出经济过热的警告时,企业并不以为然。反之,一旦政府使用行政性的手段对企业的投资进行限制、约束时,企业会提出质疑,并对调控政策产生逆反心理。于是人们注意到,尽管政府及有关方面一再解释宏观调控并不以所有制划线,一再强调要继续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事实上民营企业仍有一种投资热情受挫的感觉。
文章指出,上述特点的出现提出了新的问题: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等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将以何种方式实施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答案只能是运用市场手段解决。比如,前不久央行上调利率,虽然幅度很小,但已释放出很强的杠杆效应,对不同行业的投资行为都产生了直接影响。这表明,用市场手段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效率更大,效果更好。
其实,类似的调整利率“市场化工具”还有很多,这些“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坚持深化改革,不断认识市场经济的规律,抛弃陈旧的思维,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步伐将更为稳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