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对苏北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1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苏北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江苏北部,是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个省辖市,下辖4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24万平方公里,2003年年末人口3210万人,分别占全省51.9%和44.8%。近年来苏北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有关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在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工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但其增速和发展水平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苏南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并有扩大化的趋势。实现苏北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
,是缩小江苏南北经济差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苏北地区从基本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迈进的重要步骤。如何进一步加快苏北工业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江苏工业发展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根据有关年报资料和调查情况对苏北工业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及障碍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以便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苏北工业的发展特征和工业化进程判断

    1、工业经济总量扩张,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从解放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苏北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总量很小。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兴、扩建了一批工矿企业,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一定生产能力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到1998年苏北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69.91亿元。1998年后苏北地区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张。1999年、2000年苏北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均比上年增加约60亿元,此后工业增加值的增量逐步提高,2003年其增量达到138.29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009.98亿元,终于超过了1000亿元大关,苏北地区工业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随着一批批工业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的相继竣工投产、物质基础和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苏北地区工业经济实力也明显增强。从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看:一是企业数从1998年的3329户增加到2003年的4182户。二是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户均销售收入从0.32亿元升至0.49亿元、增幅达53.1%,户均资产也从0.41亿元增至0.43亿元。三是产出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1998年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25.34亿元,到2003年已增至613.91亿元;企业实现的利税总额从83亿元增至216.03亿元、增长1.6倍。苏北地区的一些重要工业产品,如煤炭、电力、卷烟、白酒、农副食品加工、盐制品的产量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

    2、支柱产业逐步形成,重点企业支撑作用增强

    江苏各地自1997年起开展“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年”活动,苏北地区积极抓住这个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培育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徐州市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积极壮大能源、食品、工程机械等支柱产业。连云港市结合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着力培育壮大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个集中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淮安市构筑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优势,逐步形成了以烟草、冶金、化工等为支柱产业的地方工业体系。盐城市的食品加工、纺织、石化、机械制造在工业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宿迁市的传统支柱产业酿酒业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经过六年的市场洗礼和企业重组,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增加值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大的十个行业大类是纺织(11.7%)、烟草(9.3%)、化工(7.2%)、通用设备(6.9%)、煤炭(6.3%)、农副食品加工(6.3%)、饮料(5.8%)、电力(4.9%)、非金属矿物制品(4.4%)、木材加工(3.9%)。

    大型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对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有重要作用。多年来苏北地区从资金、税收、技术、人才等方面入手,对大型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苏北地区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共178户,其销售收入占苏北地区的49.4%。几年来,苏北地区工业的规模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工业经济集中度有所提高,支撑带动作用大大增强。2003年,苏北地区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已达315户,其销售收入占苏北地区的比重升至58.8%。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维维集团的年销售收入越过了120亿元和70亿元,江苏淮钢集团、徐州矿务集团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了40亿元,江苏悦达起亚汽车公司、徐州卷烟厂、淮阴卷烟厂、江苏森达集团的年销售收入也都在30亿元以上。

    3、公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针对相当一部分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产权主体单一、机制体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经营困难等突出问题,苏北五市都把加快推进公有企业改革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关键措施来抓,集中力量打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攻坚战,分别采取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放开搞活、劣势企业退出淘汰等改革方式,实施分类指导,特别是把靠大联强、引进战略投资伙伴,作为大集团大企业改制重组的主攻方向。经过六年时间的攻坚,苏北地区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取得重大进展。首先,股份制企业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苏北地区原国有、集体工业改制后大部分成为股份制企业,同时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新增内资企业一般应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因此股份制企业的数量从1998年的297户快速发展到2003年的1790户,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跃升为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的首位。其次,“三资”工业由少到多、由小变大。企业数量由1998年的267户增至2003年的331户,户均销售收入由0.48亿元增至0.78亿元。再次,私营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企业数量从1998年的302户发展到2003年的2510户,完成工业增加值从9.31亿元猛增到180.40亿元,其企业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和30.7%,两者均高于全省和苏南地区的比重。

    4、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工业对整个经济的贡献份额最大

    工业化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这是工业化最显著的特点。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的份额一直较大,而第二产业经济总量较小、增长速度较慢。到上世纪90年代初,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位序仍是“一、二、三”。1993年成为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该年三次产业构成的位序变成了“二、一、三”,第二产业份额开始位居GDP结构中的首位。2003年苏北地区人均GDP为8480元、折合1025美元(现行汇率),三次产业结构为21.3:45.4:33.3,就业结构为47.9:22.7:29.4,城市化水平为36.5%,对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的标准模型,可判断苏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处于初期阶段。

    根据苏北地区的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其工业化初期表现了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工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率贡献的份额最大。2003年苏北地区GDP比上年增长12.5%,其中6.2个百分点由工业经济贡献;工业增加值占已GDP的37.2%,比第一产业的份额高15.9个百分点,表明苏北地区工业的重要性超过了农业,成为GDP增长重要的贡献力量。二是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大大高于第二产业,仍为“一、三、二”的传统农业型就业模式。三是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总人口中的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

    二、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进一步提出,“对工业进行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减少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和发展一批高技术工程”。

    1、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以工兴市”形成共识

    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是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政治优势。针对江苏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994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强调“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新世纪来临之初,省委、省政府把握大局、审时度势,又高瞻远瞩地提出“全省要继续加强对苏北地区的支持”,“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实施支持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苏北地区扶贫促小康工作,继续加大对苏北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强对苏北地区的财政扶持,适时调整苏北部分地区的行政区划,充分发挥省各有关部门和苏南地区支持苏北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些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苏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上下形成“以工兴市”共识,是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和思想保证。工业化水平较低,是苏北地区总体竞争力不强、社会经济发展不快的集中表现。长期以来苏北地区传统农业一直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由此也形成了“重农轻工”的思想意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苏南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苏北人民:没有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苏北经济就难以跨越发展,更谈不上实现“两个率先”和尽快富裕。由此“以工兴市”成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方略”,“以工兴市”逐步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并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苏北人民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大行动,对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力供给量足价廉

    矿产、土地、农副产品、海洋资源较为丰富,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苏北地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煤炭、石英砂、陶土、天然气、盐矿等储藏量较大,在资源短缺的江苏和华东地区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是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苏北地区的土地、耕地面积分别达5.24万平方公里和2674.35千公顷,均占全省的1/2以上,其中几百万亩海洋滩涂是全省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苏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粮、棉、油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9.6%、82.7%和44.7%,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也是发展食品、纺织工业良好的原料基地。苏北地区拥有海岸线占全省的近80%,发展海洋水产、海洋化工、海洋医药、远洋航运、港口产业潜力巨大。

    劳动力资源数量足、价格低、技能较好,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人力资本优势。苏北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非常充足。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苏北地区的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达1938.6万人,占全省的41.2%。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使得苏北地区的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只相当于苏南地区的1/3到1/2,营造了一个低生产成本和低交易成本的发展条件,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产业转移、吸引外商投资创造了有利空间。苏北地区的劳务输出已占劳动力的25.2%,他们多数在苏南、浙江、上海和广东等地务工经商,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3、区位优势相对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邻海依港、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条件良好,为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区位优势。苏北地区紧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比较方便地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也有利于丰富的农副产品找到消费市场;处在黄海之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接受国际资金、技术、信息等辐射和转移的潜力巨大;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位置,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日渐明显。徐州拥有“五省通衢”优势,盐城拥有海上苏东优势,连云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淮阴是苏北的交通枢纽,宿迁随着京沪、宁宿徐高速公路的畅通,交通条件也得到极大改观。随着便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将进一步缩短与国际、国内重要城市的时空距离,潜在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转化成现实的开放优势。

    环境污染相对较少,为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总体上讲,苏北地区生态环境还未受到大的破坏,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仍然到处可见。苏北地区基本形成了农田林网化和综合防护林体系,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都达到了平原绿化县标准,森林覆盖率也高于其他地区,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环保产业和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4、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招商引商成效明显

    交通、能源、工业园区等基础建设步伐加快,为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苏北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交通建设方面,到2003年末,苏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69公里,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新长铁路江苏段也已建成通车。电力建设方面,一大批电厂进行了技术改造,田湾核电站工程进展顺利。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加强规划引导,实行集约化经营、高标准建设,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便于工业污染的治理,还推动了城市化建设,为工业项目集聚创造了条件。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强化服务意识,为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强化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切实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加快建立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快速通道,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力压缩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运作,减少行政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营造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浓烈氛围。同时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法律法规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改革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既把国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又最大限度地拓展本地的政策空间,为来自各方的投资者创业提供宽松、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为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积累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步伐,靠自身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苏北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现实的出路在于招商引资,通过政府促动、民资带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近年来,苏北地区初步形成了各行各业一起上、民资外资一起抓,全力以赴抓招商、千方百计上项目的局面。2003年苏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9.12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48.8%。同时牢固确立“市外就是外”、“县外就是外”的观念,通过“以内引外、以优引外、以外引外”等措施,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一大批市外、县外资金投向苏北这片热土,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苏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4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苏北地区自1998-2003年开业的规模以上工业共2150户,这些企业2003年底拥有资产总额340.83亿元,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75.08亿元。

    三、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障碍

    (一)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渐趋下降,人均GDP水平不高

    经济总量小、增长速度慢、人均GDP水平低,是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省委、省政府对苏北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提出“扩总量、打基础、增后劲”的要求,并在《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05年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近几年来,苏北地区的经济总量虽有了明显扩张,GDP从1998年的1669.73亿元增至2003年的2715.81亿元,但占全省的份额却从23.2%降至21.8%。

    苏北地区GDP增长速度仍慢于全省特别是苏南地区。近几年苏北地区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但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要求存在距离。1998-2003年苏北地区GDP按当年价计算增长62.6%,比同期全省、苏南地区低10.5个和31.9个百分点。2000-2003年苏北地区按可比价计算的GDP环比增长速度,除2001年外其他三个年份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苏南地区的距离就更大。

    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的距离扩大,用二年时间赶超全国平均水平难度不小。2000年苏北地区人均GDP6288元,是全省11773元的53.4%、苏南地区22297元的28.2%;2003年苏北地区人均GDP增至8480元,却是全省16809元的50.4%、苏南地区35278元的24%。苏北地区人均GDP与全省和苏南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扩大。2001-2003年苏北地区人均GDP共增加1591元,同期全国人均GDP也增加1530元,前者与后者的优势仅为61元,但2003年苏北地区人均GDP与全国9073元的差距为593元,苏北地区要在“十五”最后二年赶超全国人均GDP平均水平仍有不小的困难。

    (二)人口数量过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是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障碍。解放初期国家人口政策出现严重失误,错过了在第一次生育高峰期及时解决人口问题的有利时机,导致了第二、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同时,苏北地区家庭劳动力的多少是决定经济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男尊女卑传统思想也有很大的市场,均导致了苏北地区总人口的较快增长。从1952-2003年苏北地区总人口(户籍口径,下同)增长129.2%,比全省、苏南地区快37.6个和43.1个百分点,到2003年苏北地区的总人口达3210.18万人、占全省的44.8%。苏北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直接减少了建设资金的积累,不得不把本已十分紧缺的资金用于吃饭,同时粥少僧多又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增加了劳动力就业压力、妨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苏北地区人口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身体素质的两个指标,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苏北五市的婴儿死亡率在18.2-25‰,明显高于全省14.3‰和苏南五市5.4-9.7‰的水平。苏北五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72.42-73.53岁,低于全省74.13岁和苏南五市73.83-75.89岁的水平。普查资料显示,苏北地区的文盲率为9%,高于全省7.9%和苏南地区的6.2%;苏北五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6.63-7.34年,苏南五市却达到7.68-8.63年。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是苏北地区人口素质较低的又一个重要表现。从干部层面看,一些人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怨天尤人的埋怨情绪。一些人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抓不住机遇。还有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工作中急于求成,不顾需要与能力之间的矛盾。从群众层面看,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较低,他们思想守旧,安于现状,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对市场信息反映迟钝,缺乏致富能力,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离开土地从事有利可图工作的能力和机会。

    (三)建设资金不足,制约经济发展后劲

    生产要素的投入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苏北地区政府财力不强、居民储蓄不多、外商投资不旺、上市融资不畅,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要素不足,导致没有财力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扩大再生产和更新改造,制约了苏北经济发展的后劲。

    从政府财力看,2003年苏北地区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12.4%,相当一部分县、乡镇财政赤字严重,不仅难以保证政府机器正常运转和供养财政人口吃饭,而且负债、赤字面较大,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债、债台越筑越高的恶性循环,根本没有余力投资经济建设。

    从居民储蓄看,由于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相当份额的经济来源用于生活消费,其结果是储蓄水平较低。2003年苏北五市居民储蓄存款不足全省的五分之一,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就更少。苏北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储蓄存款不多,利用民间资本进行经济建设的难度很大。

    从外商投资看,近几年来,苏北地区虽在吸引县外、市外资金进行工业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区位优势、经济基础、投资环境不敌苏南、苏中地区,自然成为外商向江苏投资的洼地。2003年苏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只占全省的5.3%,比1998年占全省8.8%的比重还下降了3.5个百分点。

    从上市融资看,2003年底全省共有上市公司84户,其中苏南地区66户,苏北地区仅有8户,13个省辖市中仅淮安、宿迁两市没有上市融资企业。

    2003年全省、苏南、苏北地区有关统计指标

         财政收入  居民人均可  农民人均纯    居民储蓄    居民人均  实际利用
         (亿元) 支配收入(元)  收入(元) 存款(亿元)  储蓄存款    外资
                                                           (元) (亿美元)
    苏北   244.49     8152        3527       1381.21       4303       9.12
    苏南  1236.72    10889        5825       4563.00      20562     133.75
    全省  1968.85     9262        4239       7638.18      10314     171.42

    (四)工业深层次矛盾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

    1、工业增长速度较慢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在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两次机遇中明显慢于苏南地区的前进步伐,在最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中仍赶不上全省和苏南地区的脚步。1998-2003年苏北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77.2%,比同期全省、苏南地区低13个和26.5个百分点。近年来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慢于全省和苏南地区。2002年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6%,比全省和苏南地区低0.1个和0.6个百分点;2003年比上年增长20%,又比全省和苏南地区低2.7个和4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经过多年的努力,苏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2003年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十大行业中,纺织、煤炭、农副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木材加工等均为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尤其是私营工业中的小化工、小纺织、小水泥、小塑料、小五金等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高耗能源等行业还占有相当比重。2003年苏北地区列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322户,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12.2%;完成销售收入1105.24亿元,占9.5%;创造利润总额60.70万元,占10.8%。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数量已占全省的69.2%、销售收入占79.3%、利润总额占74.3%。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的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只占0.4%,比苏南地区此产业的比重低17.1个百分点。据统计,2003年苏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比全省、苏南地区分别低16.1个和20.2个百分点。

    3、优势产业效益较差

    苏北地区具有粮食、棉花等资源优势,而且劳动力数量多、价格便宜,发展农副食品加工、纺织等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纺织业是苏北地区十大工业行业的龙头,在整个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1.7%,但纺织产业的经济效益较差。苏北地区以棉花为主原料的棉纺织企业235户,其增加值占整个纺织业的比重达57.8%。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一、产业链条很短,其中有纺无织的企业近90户。由于织布企业相对较少,其后道工序印染业的规模也很小。据统计,苏北地区仅有棉、化纤印染精加工企业13户,其增加值仅占纺织业的1.7%。苏南地区纺织业中以棉花为主原料企业的增加值占整个纺织业的比重只有36%,不少企业不但前纺后织,且生产的面料档次高、质量好。面料生产的兴旺又促进了印染业的发展,苏南地区拥有棉、化纤印染精加工企业246户,其增加值占纺织业的比重达到12.3%。苏北、苏南地区纺织业结构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两地人均指标的差异:苏北地区纺织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9946元、苏南地区为53684元,苏北地区纺织业人均创造利润3128元,苏南地区为7089元。苏北地区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数量多,其增加值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其中碾米加工、磨粉加工、饲料加工企业257户,这些企业仅是对稻子、麦子等谷物去壳碾磨,或对牲畜、家禽饲料的生产加工,其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苏南地区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在整个工业中只占有很小的份额,其中碾米加工、磨粉加工、饲料加工企业只有71户。

    4、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近年来,苏北地区在做大做强工业企业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出现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维维集团等大型企业,但企业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工业集中度偏低。2003年苏北地区只有31户大型企业,全省按销售收入排序的前100户工业企业中,苏北地区仅有9户企业入围,其中连云港、宿迁仍是全省百强工业企业的空白省辖市。2003年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户均销售收入为0.49亿元,比全省、苏南地区少0.27亿元和0.38亿元。2003年苏北地区有小型企业3850户、占企业总数的92.1%,年销售收入在6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679户。苏北地区私营工业的规模更小,户均仅拥有资产0.13亿元,比其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少0.30亿元;户均产品销售收入0.27亿元,比其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少0.22亿元。苏北地区中小企业多,容易引起低度竞争、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有限的经济存量不能被有效地利用。

    四、苏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目前苏北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现有条件和不利因素看,要实现苏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一方面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力引进外来资本,积极应对区域经济竞争的挑战,另一方面要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激发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上。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谋略:

    1、继续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加大扶持苏北工业发展的力度加快苏北地区发展,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是我省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苏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必须要依靠外力的强有力的推动才能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1)要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地区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优势产业和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积极推进和加快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在投资、财政、税收、信贷、经贸、工商、劳动等方面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省内外企业到苏北以投资设厂、参股入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4)要进一步加大对苏北经济薄弱县的教育扶持力度,省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要尽力为苏北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5)苏南地区要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和各项政策措施,要主动为苏北招商引资牵线搭桥,适合办在苏北的工业外资项目和零部件配套项目尽可能放在苏北大地,继续做好南北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和后劲

    经过“九五”以来的不断建设和发展,苏北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原来的区位弱势也有了很大改变,但与苏南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吸引生产要素的关键所在,苏北工业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必须引进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这要依赖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因此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投资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要化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的策略和方法,确立全新的、全方位的开放理念,实行大、中、小并举,高、中、低并举,外资、内资、民资并举,敞开大门,降低门槛,优化服务,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苏北的外向型工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成为苏北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撑。

    3、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从目前苏北工业发展的现状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成果产业化迟缓,R&D经费投入低,大大制约了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能力的提升。2003年全省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1.21%,其中苏北五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高的徐州为0.68%,最低的宿迁仅为0.08%,其余三市在0.4%左右,研发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如何缩小差异,一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加强重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鼓励应用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实行产学研联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加大财政、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提高研究开发费用比重;重视技术创新源头建设,建立以高校为依托的知识创新基地;加强技术经纪、咨询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三是要认真解决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不足问题,从机制、政策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推广运用的主体,只有切实提高企业科技开发、创新和运用的能力,才能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条件下,苏北工业要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很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和企业,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加快实施人才战略,为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苏北要跳出经济“洼地”,必须先摆脱人才“洼地”,要建设经济“高地”,必须先构筑人才“高地”,苏北与全省平均水比,与周边地区比,在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苏北工业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人才将起关键性的作用,人才一靠培养,二靠引进和吸收,三靠留住和使用,让其人尽其才。要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建立能够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机制、奖惩机制,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各级政府要加大领导力度,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认真落实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等各项优惠政策,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竞争、激励、评价和分配制度,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掌握关键技术的特殊人才、有特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以及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人才实行倾斜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企业家,资助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和培养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要抓紧建立苏北地区各类区域性的人才市场,人才市场可作为引进人才的主要平台和重要途径,能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创造人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苏北创业发展,为加快苏北工业发展建功立业。

    5、大力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为苏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苏北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苏北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与苏南和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也说明苏北民营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要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要尽快转变政府的职能,当前要抓紧做好市场培育、开拓和监管工作,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鼓励民营业主自主创业;二是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要加大市场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坚决制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加快清理、修订和废止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政策规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领域,都要向民营企业开放,拓展民营工业的发展空间。要以国有资本(企业)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为契机,鼓励民营企业以兼并、收购、参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使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低成本扩张;三是要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完善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服务对象上,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出口创汇企业倾斜,向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和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倾斜。金融机构要不断拓展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多方位的服务,切实为民营企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面对迅速变幻的国际国内市场以及国家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民营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要以项目为载体,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增强参与经济大循环的能力,形成较大的产业集团和明显的产业特色,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占有份额,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总之,苏北地广人多,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愈来愈多突出,在江苏未来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苏北各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抢抓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一定能走一条经济增长快、企业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等其它产业相互促进、全面协调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江苏早日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作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苏北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