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本报记者 孟 歌 实习记者 耿延军
10月28日破土动工的合肥科学城“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标志着合肥科学城的建设已进入实质阶段。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规划中的“合肥科学城”核心区域面积约47平方公里,科学城将组建四大平台:全国重要的战略高技术与知识创新平台、全国重要的高科技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全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和聚集平台、全国重要的科技中介服
务平台。这其中包括投资达2.3亿元的合肥(中国)科技交易中心、耗资3亿元的科学城“科技大厦”及投资达30个亿的科学城商务中心。合肥科学城的建设得到了中科院及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安徽省委省政府更是对其寄予厚望。
然而,与安徽方面的雄心勃勃相比,合肥科学城在省外却遭到了令人尴尬的冷遇。日前闭幕的第四届合肥科技项目与资本对接会上,记者以普通参观者的身份与一些外地展商进行了交流。许多参展商表示,到了合肥才知道有“科学城”一事,以前闻所未闻。也有人表示,曾经听说过合肥要建“科学城”,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想象中大体应该是放大了的“科技园区”。一位上海的展商直言不讳地对合肥建“科学城”的能力表示了怀疑,在他看来建一个高科技含量的科学城不仅需要高投入,更需要众多顶级科研单位的公开参与,这样才能有号召力。而在早先结束的深圳高交会上,许多投资商也是因合肥科学城知名度太低而缺乏投资兴趣。一些投资商表示,他们对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知之甚少,对合肥高科技方面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知道合肥有个中国科技大学。
记者以“合肥科学城”为关键字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共找到两万四千多条信息,在这些条目中除了有几条出自新华社和中新社安徽分社外,外地媒体对合肥科学城的呼应寥寥无几。在这两万多条信息中,无实质内容的消息稿占了绝大多数,似乎仅仅是“合肥科学城”在自说自话。
合肥科学城在外省令人沮丧的冷遇,凸现了安徽在科技城配套建设方面的三大不足:
一是先期宣传存在角度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安徽始终以农业大省自居,人们对安徽的科技实力少有了解偶尔听说也表示怀疑。其实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已批准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合肥定位成“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但很明显,这一规划在安徽的对外宣传中并没有显现出应有的分量。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落户于合肥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41所、16所在业内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如何让已有的这些高水准的科研院所露出应有的“峥嵘”,应该是合肥科技城推广工作中亟待筹划的一步棋。
二是低估了负面报道对安徽投资环境的杀伤力。近些年有关安徽的负面报道不停地见诸各种媒体,这些集中出现的负面新闻把安徽的缺点放大了,使省外人士对安徽的投资环境多有疑虑。一个江苏籍客商就不屑地说,他不相信在一个副省长(王怀忠)都会被一个小学毕业的骗子骗得团团转的地方会平地冒出一个像美国硅谷那样的科学城。
三是缺少“明星效应”。合肥缺少极具知名度的高科技企业,如果能引入一家全国知名的企业参与科学城的建设,将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引来一大批企业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吸引公众眼球,制造“明星效应”是个极好的方法,通过“明星效应”唤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达到聚敛人气的目的。仅有蓝图还不行,合肥科学城还需强有力的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