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十年磨一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01:4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04年11月8日,金秋的上海浦东红枫路,枫叶低唱着婉转的歌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正骄傲地迎来她十岁的生日。

  1994年至2004年,中欧已经培养了1100多名MBA和1600多名EMBA。MBA课程从2002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第92名、亚洲第三开始,到2004年时被该报评为2004年度MBA全球第53名、亚太第一,EMBA全球第20名,中欧已经成为全球百强中最年轻的商学院。置身于中
国商业社会,中欧十年一瞬,正是中国商业理念与实践最浓缩的篇章。

  “特区”成立

  中欧的成立首先经过了1984年到1994年间10年的孕育。中欧的前身是中欧管理中心(CEMI,ChinaEuropeManagementInstitution),这一在欧盟前身欧共体和国家经贸委1984年于北京签署的合作协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培训机构,是最早将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引入中国的两个中外合作教育项目之一。

  经过改革开放10余年的发展,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和商业发展迎来了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时任中欧管理中心欧方负责人的杨亨(JanBorgonjon)来到上海,与上海交大和上海市政府接触,提出利用欧盟对华援助资金在短时间内创办一所一流国际化商学院的构想。

  杨亨与当时的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华教授深入交谈,双方对未来几十年中国对国际化高级企业管理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达成高度共识,一拍即合。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翁史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李家镐均对此设想十分赞同,并迅速汇报上海市政府领导。

  “后来,基于对经济和商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及前任市长汪道涵等领导也都非常支持建立一个这样的新的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国华说,“他们根据中国商业发展的趋势判断后认为,中国商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保证这所新商学院发展的市场基础。”领导们高瞻远瞩,当机立断指示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与欧共体(现为欧盟)有关方面进行正式接触,对创办学院的构想进行论证。

  “尽管中国已有几个试点院校在探索MBA教育,但其规模、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都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中欧副教务长、时任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的张维烱回忆当时的决策说,“中欧构想”的意义还在于该项目将成为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胆探索,一所国际化的商学院就是一个“教育特区”。

  “概括来说,中欧有今天的发展,首先是因为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的商业进步,商业进步带来对管理教育的强劲需求。”张国华副院长说。

  于是,“中欧构想”进入论证实施阶段。

  1994年2月28日,中国政府与欧共体委员会(现为欧盟委员会)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共体委员会关于组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备忘录》。3月初,中欧管理中心迁往上海,以张国华教授为首的第一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筹建人员加入中欧管理中心,一方面开设短期培训课程;一方面紧锣密鼓地筹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1994年9月和10月,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列昂·布里坦爵士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分别代表欧盟和中国政府签署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财务协议》(简称《财务协议》)。

  1994年11月8日,中、欧双方分别指定的项目执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签署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同》。

  是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典礼暨新校园奠基仪式在浦东金桥隆重举行———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专门从事国际化管理教育的研究生院正式诞生。

  学院第一任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翁史烈教授,学院第一任管理委员会成员李家镐院长、冯勇明(JoachimFrohn)执行院长、张国华副院长和苏史华(DavidSouthworth)副院长,来自10所国际驰名商学院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受聘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并由在西班牙管理教育界享有盛名的佩德罗·雷诺教授(PedroNueno)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根据《财务协议》规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个具有有限责任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享有充分的法人资格,具有在学术、财务、人事、外事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能够执行所有财务、行政和契约活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同》则在体制上明确了中欧运作的严格规范。参照国际一流商学院的惯例,中欧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由中、欧双方各聘请五名董事组成董事会,再由董事会任命中、欧双方正副院长各一名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

  “可以说中欧具有国内任何一所商学院所没有的独立法人地位和高度办学自主权,这使中欧成为了中国管理教育的一个特区。”张国华说。

  迎风昂扬

  虽是教育特区,但这种身份既给中欧带来体制上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也经常使中欧陷入某种程度的尴尬。而且《财务协议》明确提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要在五年内成为亚洲一流商学院,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院,但一流商学院必须有一流师资、一流生源、一流课程、一流设施和一流品牌。

  要达到这一标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面临严峻挑战。特殊身份需要经历市场最残酷的打磨。

  首先,建设一流校园设施和一流长期教授队伍,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即使学费收入能平衡运营支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1994年至1999年的建设资金也只有上海市和欧盟分别提供的1052万欧元(包括土地作价480万美元)和1485万欧元。这样规模的资金投入对单单建设一流校园设施或者单单建设一流长期教授队伍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兼得“鱼”与“熊掌”。

  其次,即使有了充足的资金,一流师资、一流生源、一流课程、一流设施和一流品牌中任何一项的建设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没有一流品牌就难以招聘到一流教授,没有一流教授就难以建立一流品牌”,这些要素相互嵌套、互为因果着实让中欧的创建人寝食难安。张国华说,当时的情形的确令人夜不能寐。

  为了达到目标,中欧创始人提出了“借鸡生蛋”和“借窝生蛋”的解决方案,有效地突破了资源瓶颈,使中欧能够从尽可能高的起点起步。“借鸡生蛋”和“借窝生蛋”指的是在一流的长期教授队伍和一流的校园设施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从海外引进一流的客座教授和租借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部分较好的设施并加以必要的改造来开展教学,并通过一流的教学来打造一流品牌。

  正是靠借来的师资和设施,中欧在成立当月就开设了第一个短期培训课程,第一届MBA和EMBA学员也分别于1995年3月和5月正式进入中欧学习。

  中欧发展最大的束缚来自体制方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内MBA课程的学员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1997年改为全国MBA联考)、学习统一的教学大纲设置的课目并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方能得到国家认可,国内的MBA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和管理。与国外商学院的MBA以全日制课程为主相反,当时国内试点院校的MBA全部为在职课程。

  于是,新生的中欧面临两条道路之间的战略抉择:一条是驾轻就熟,一切按政府规定,获得政府认可;另一条是任重道远,一切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获得市场认可。

  “中欧最后选择了后者。我们决定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的惯例,组织自己的入学考试,制订自己的教学大纲,颁发自己的学位证书。”这一抉择使得中欧彻底成为“体制外”的学院。张国华坦言当时压力极大。

  中欧虽然能够突破体制对中欧追求一流生源和一流课程的束缚,其代价是中欧学生没有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学位,成了在体制外生存和发展的中国管理教育界的孤独另类。

  对于中欧这样一所没有令人信服的历史和品牌的新学校而言,没有政府认可的学位所带来的困难和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中欧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风险。为降低学位证书不被官方承认的不利影响,中欧在上海交通大学支持下,中欧MBA学员可以在补考英语、补修政治课、补做硕士论文的条件下以同等学历申请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学院还于1996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MBA职业发展部,为MBA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介绍服务,并从1998年开始在上海市人事局的支持下协助留沪就业的外地籍MBA毕业生办理上海市长住户口申请手续。学院还在1998年通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助学贷款,李家镐院长用自己的存款为部分学员作担保,保证经济原因不会成为优秀考生入学的障碍。

  振翅翱翔

  “如果说我过去只是在地面行走的话,那么是中欧为我插上了双翅膀,使我得以在空中飞翔!”中欧1995届EMBA毕业生、现任民航华东管理局副局长的萧立元评价中欧对他的影响。他的话正好表达了众多学员的心声。

  1999年的秋天,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的10月,发生了三件大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被正式任命为中欧执行院长;学院迁入地处浦东金桥的新校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MBA课程被《亚洲企业》评为亚洲第十七。在枫叶映照下的中欧,与秋天有着不解之缘,秋天是果实,是成功。

  这是中国大陆的商学院首次跻身于国际性的排行榜。仅仅5年,中欧已经初步达到了在五年之内办成亚洲一流商学院的目标。

  中欧所有课程都实现了师资和教材与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全面接轨,并追随国际潮流不断更新。近年来,中欧每年都派遣40%至50%的MBA学员到世界各地著名商学院学习,同时接受相应数量来自世界各地的MBA学员来交流。外籍学员在2002年MBA新生中的比重已超过10%,在2004年则超过了20%。各类短期培训课程所培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达到了3.5万余人次。

  2002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文件,正式承认中外合作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颁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中国MBA教育“特区”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

  与知名度一起上升的还有中欧MBA和EMBA的学费。MBA学费从1995年的3万元包住宿,到2004年涨到13.8万元;EMBA学费从1995年的10.5万元涨到2004年的25.8万元。考生仍然趋之若鹜。中欧市场化道路的成功,已经被事实所明证。

  中欧的发展之路给“合”字做了最好地诠释。学院的校标,起源于CEMI时期,象征着中、欧合作,中西合璧。中欧的成功发展正验证了中国政府与欧盟政府的合作确实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天作之合”。

  “不能说没有冲突,我们经常争论,记得好几次我们连会都开不下去了,当时我分别说服中方人员和欧方人员,因为我们是合作做一件那么有意义的事情,合作是最重要的原则。”张国华副院长回忆当时的很多决策过程,深切感受到“合”的力量。“家合万事兴”这个中国最朴素的原理在中国这所最好的商学院得到体现。

  回顾过去10多年酸甜苦辣,让张国华最为欣慰的,是中欧对国内企业的贡献在这十年中不断增大,为西方管理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中欧办学的一个理想是为中国的企业改革发挥重要作用。中欧成立最初的几年,一些领导希望中欧的学生能到国有企业帮助解困。张国华也非常希望学生毕业后到国有企业贡献才智。但是,由于国内企业提供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没有竞争力,最初的五年里根本没有毕业生选择去国内企业。

  “那段时间我们真的很痛苦,中国的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到外国公司去了!更痛苦的是,我们看到国企与国外企业不仅在资本,更重要的是在人才观方面的重大差距。”这让张国华认识到,改变对人才的态度和人才培养的差距才是根本。

  这更坚定了中欧一定要大力发展大型国有企业老总培训的决心。“因为这些人实际上在控制着国有企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些人对人才的观念不改变,企业就一点希望都没有。所以我们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些人的思维定势和管理理念。”

  中国商业的发展仍然是最好的平台。而中欧所承担的对于中国商业的责任随着中国企业的变化也开始体现出来。1997年中欧毕业生开始走向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而早期在外企工作的毕业生,也在此时开始向国内企业流动。

  “看到人才观和管理理念转变给国内企业带来的变化,我们感到中欧的辛苦付出太值得了。”而且,这些毕业生也不断地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变化、经验反馈到中欧的课堂上,这些经验的结晶又传播到更多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中欧将在目前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加入WTO后的中国培养更多的国际化的人才。”刘吉院长说,“现在中欧不仅要确立自身在中国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内的领先地位,还要在中国与世界的融合进程中,继续整合全球资源,聚合海内外人才与智慧,冲击世界领先商学院的办学目标,为中国在教育领域创造一个世界名牌,为中国的MBA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中欧模式’。”立高望远,中欧把视角放在全球的平台上。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生存和竞争,成为中欧和中国企业共同面对的主题。

  2002年4月,时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陈良宇评价中欧说:“创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培养高层次优秀管理人才,是上海迎接新世纪挑战,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现在,中欧正在全球的立场上完善今后的规划。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举措是,学院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学科齐全、能够进行世界级研究、贡献世界级研究成果的长期教授队伍。其次,学院计划在已有基础上成立若干个新的研究中心,届时,学院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研究密集型教育机构,其研究范围将覆盖经营管理的所有领域,其研究成果将直接满足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下运作的企业界的管理需求。学院将力争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思想库,推广最佳管理实践,并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第三,学院将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与中国管理实践相关的案例,使企业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竞争环境,获得更好的经营业绩。第四,学院还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博士学位课程,以加强其市场领先者的地位。最后,学院将大力加强与企业界的关系,与中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与在华经营的全球500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此时,志存高远的中欧也向她的学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中欧前教务长白思拓(AlfredoPastor)教授告诫学员:“作为职业经理,他们当然应该追求利润,但仅有利润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清楚自己对国家、人民、企业和家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如同作为一所商学院所应当承担的对于商业管理思想所承担的责任。

  中国经济改革25年,是中国商业社会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欧与中国商业时代伴随而生,从中国商业发展的史诗中获取养分和力量,通过培养出大量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反哺中国商业发展。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长期在中欧任教的吴敬琏教授说,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办这么一所商学院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中国商业发展的影响并不限于培养出了多少个毕业生。

  “下一个十年,我们要努力成为全球排名前十的商学院。”张国华副院长目光炯炯,谦逊而坚定。过去10年的风雨历程,使中欧具备了挑战世界一流的资本。第一个十年成为下一个十年最坚实的基础。

  十年,对于人生是不短的光阴,而对于始终致力于传播管理知识,培养商业精英,以宏扬商业精神为己任的中欧而言是短暂的,它正如方才展翼振翅的鹏鸟,将飞得更高更远,九天风光无限。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1月08日 第八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