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张平谈宏观经济与投资(4):货币政策与理性预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11:09 上海证券报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从事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的研究。主持并参加了多项国际合作课题和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交办课题等。

    正像上期指出的那样,利率一定会随物价变动而变动,近日升息验证了经济逻辑是有效的。

    货币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包括了量即货币供应量,价即利率和汇率。传统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以调控货币量作为政策目标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央行开始转向了以利率调节为政策目标。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仍是货币量,利率目标次之,未来进一步开放则要考虑汇率政策以保证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币值的实现。

    从货币数量看,央行公布的数据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货币量的含义包括:(1)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准备金之和,它的乘数构成了货币供应量,调节方式主要是公开市场操作;(2)狭义货币( M1),流通中的现金+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体现了现实购买力;(3)广义货币( M2), M1+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他定期存款,体现了社会总需求。在贷款方面主要是期限结构,即短期、中期和长期,调节方式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抵押比例调整等。货币数量增加过快超过了实体需要的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应持续萎缩就是通货紧缩,所谓通货就是货币量。

    在中国很多人只看贷款,贷款放松经济启动就很快,同样控制贷款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来,由于传统体制下"软预算"约束,人们认为利率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但近年来利率作用在明显加大。这次提高利率幅度不大,但改革了贷款利率的定价,正像央行报告指出的"用合理的贷款自主定价为经济结构优化服务",通过发挥市场化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来放松贷款控制,这是这次升息和利率改革的目的之一。加息和适当放松银根才是符合中国当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

    从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势看,提高利率后,特别是贷款利率定价方式改革后,适当放松信贷控制是可行的,这样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当前物价水平依然在高位,但环比开始下降,只要保持下降趋势,进一步加息是没必要的,中国没有到加息周期。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最主要问题依然是改革,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汇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政策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