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1月将出现较佳反弹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08:16 证券时报

    积极的股市政策将继续推进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预示着加息周期正式开始,将对不同行业及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由此,也可能预示着中期商业周期趋势的结构性改变。此次加息,有利于扭转负利率的局面,有助宏观调控软着陆,在加息之余,也可能配套地增加过分萎缩的货币供应,而放开利率浮动上限,有利于金融机构根据贷款风险确定利率水平,对于支持中小
企业的发展尤为有利。

    但利率上调及盈利下降,对股市及债市会造成压力。不过,只要通胀不显著加快上升,负面消息兑现反而有利市场明确新的投资方向。依投资时钟理论而言,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周期性价值)向第四阶段(防御性价值)过渡之中,煤、油、造纸、商品的升势进入后期,市场焦点转向食品、娱乐、公用事业、医疗健康护理及非耐用消费品等目标。同时,加息也可能进一步确认钢铁、汽车、电力、石化等行业的预期增长最高点可能已经过去或在不久之后到来。

    九月底以来积极的股市政策态度坚决,小规模利好接二连三,预计年底之前《国九条》六个专题工作小组当会拿出更多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券商分类以及全面规范委托理财的举措,我们更倾向理解为这是新一轮推动浪潮之前的一次较全面的准备,而市场在一个多月来也已释放当中的大部分做空能量,因此,实质性利空影响暂时不大。

    综上所述,中短期的重大利空因素已基本明朗,并被提前消化。10月末突然加息并未对市场造成多大冲击,已经印证上述判断,因此,当跌不跌,后市理应看好。

    股价结构重演“一九”现象

    目前市场各个层面的矛盾显而易见。最核心的是政策主导做多,市场气氛偏暖,但市场不确定因素空前增多,市场分歧增加。具体地,对于国际接轨、人民币升值和加息周期、行业周期有恐惧,不可预期因素太多造成难以形成合理的预期,机构开始战略性撤出接近预期增长高点的股票及行业,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敏感类、高负债类、汇率因素负面的股票;另一方面,在机构选股日趋苛刻,个股分化加剧的同时,相当多白马股的股价已趋近合理估值水平,甚至开始进入风险区。然而,基金又必须选择持有一些股票,并且要保证不致于在政策利好出台及机构博弈中落伍。

    我们认为,在经济转型和股市转轨期,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保守的投资策略将成为主流。为抵御可能出现的系统性调整,市场有两种选择逻辑:一是选择清晰的稳定增长股以及具高增长潜力(想象空间)的股票(通常是中小盘股、科技股等),这类股票由于盈利增长驱动力明显而具有内在的上升动力,足以抵御估值水平的下降;二是为了配合政策主导做多走中庸之道,选取大市值优质股,在质优公司太少没有最优方案的情况下,一些股价已偏高,但风险相对有限的白马成长股在基金配置的比重仍有望提高;此外,具备通过购并重组注资大幅提升盈利的股票或者有新增产能,能够抵御价格及毛利下跌的股票也会受市场偏爱。但对整体市场而言,两极分化将越来越明显,绩差股将继续跌向合理价格,估计后市主力会集中抓上述的一大一小两类股票。

    我们强调暂难出现普涨行情的原因还在于:9月14日至24日游资已经完成了建仓、洗盘、拉高、出货的完整运作周期。若政策面没有出现强力的改变足以全面颠覆现有的估值机制(例如国有股减持全面让利),则对于过半数的股票而言,继续下跌30%或50%只是时间问题,而9月行情已经令这批长期超跌的个股筹码松动,重新积累下跌动能,因此实难出现另一次解套机会。

    资金流向跟踪分析表明,10月份连续出现政策利好之后,又一批新多资金开始进场,短线资金再度活跃。一批在去年10月份建仓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等大盘股的先知先觉资金正大规模介入大市值股票,而大量广东、江浙地区资金出现在不常见的席位,其中部分席位参与过5.19行情,近几年都比较沉寂,这些资金曾大力看空国内股市,这次突然现身提示市场可能有较大变化。他们参与的个股以软件等科技股及医药股、重组股居多,其中龙头股已出现较大升幅。

    从9.14行情以来,短线投资资金先拔头筹,机构则普遍分歧很大,基金重仓股一度争持激烈。而10月中旬开始一批以煤炭、农业、交运、消费为主的前期机构重点建仓股票逆市突围而出,表明主流机构行为趋于统一,机构已经出手,多头的战略布局快将就绪。归纳这批个股的共同特征,都符合上述两种选股思路,具有市场认同度高等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新核心股票群,“一九”现象将重演,这是在转轨期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专业机构博弈的必然结果。

    升势较去年来得早

    技术上分析,我们判断:11月将出现较佳的反弹机会以及9.14行情在个股层面可延续三个月或更长。波浪划分上,我们认为经过二次探底后,将走出B浪c反弹。由于沪综指已破1360点,因此反弹空间暂不宜乐观。时间周期方面,今年11月与去年同期一样都处于资金流入的强势周期区域,沪综指的分形结构雷同,大幅波动的建仓特征与去年并无不同。直观看,这是由于投资者结构显著变化后,基金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显著提高,并形成一年一度季节性资金流入,但其背后,也包含了对政策利好的强烈预期。时间周期还提示,今年11月升势将较去年来得早(去年低点出现在中旬)。但如果到11月下旬仍未能强势升越1440点,这种弱势就必须高度警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大盘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