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安徽:农业生产全面增长 农村经济面临升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政策,对当前农业和粮食生产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农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增多,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增长。继午季粮油大幅增产之后,秋收作物有望再获丰收,种植业生产呈现近年来少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养殖业稳步发展。

    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大幅增长

    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11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分行业看,农业总产值556亿元,增长17.7%,其中粮食产值增长24.0%。尽管部分地区一度遭遇“禽流感”影响,但疫情过后,家禽业发展迅速恢复,生猪、牛羊等草食牲畜、奶产品生产步伐加快。前三季度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60亿元,增长3%。渔业仍呈现平稳的发展态势,渔业总产值95亿元,增长2.5%。今年,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作了结构性调整,退耕还林规模大幅度调减,林业产出下降,林业总产值66亿元,同比下降2.8%。

    二、农业结构调整趋向明显,种粮面积回升较快

    今年我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分作物看,呈现出“粮增经减”的特点,即粮食作物面积增加,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和其它农作物面积减少。

    (一)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创近年来新高。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2883.8万亩,比上年增加247.1万亩,增长2%,总量和增幅均创1999年以来新高。

    (二)粮食播种面积快速回升。由于受利农政策的驱动和市场粮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全省粮食播种面积8525.4万亩,比上年增长5.2%,结束了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下降局面,接近于1999年水平。分季节看,夏粮面积2989.1万亩,增长1.5%,早稻面积409.6万亩,增长15.6%,秋粮面积5126.7万亩,增长6.6%,均呈增长趋势。分品种看,受最低收购价和良种补贴的影响,水稻播种面积大幅上升,稻谷面积为3252.8万亩,增长18.7%,其中中稻和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分别比上年增长20.1%和14.4%。小麦播种面积2758.5万亩,增长3.5%。

    (三)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面积增加的影响,全年棉花种植面积651万亩,下降1.8%。油料面积2075.7万亩,下降2%。糖料由于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下降,比较效益下降,面积减少14.3%。蔬菜种植面积在经过多年来大幅度增加后,供给相对充足,加之今年种粮效益看好,非传统产区压缩了蔬菜面积,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为940.9万亩,比上年减少4.2%。药材面积比上年下降14.1%。烟叶面积基本持平。

    三、粮油棉主要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产量全面增长

    继午季作物大幅增产之后,今年秋收作物有望再获丰收,粮油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

    (一)粮食夏秋作物全面增产。

    1、夏粮增产140万吨。全省夏粮播种面积比上年扩大45万亩,由于播种面积扩大,去年秋种基础较好,加上有利的生产气候,田管措施得力,农业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到位、及时等因素,夏粮出现近年来少有的丰收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高产年。

    2、早稻增产24万吨。今年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农业税减免和早稻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另一方面稻谷价格自今年春节过后迅速上涨,农民对种植水稻的预期收益提高。受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的影响,早稻播种面积比上年扩大55.4万亩,扭转了自1997年以来持续八年种植面积下滑的局面。从早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来看,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洪涝等气象灾害,育秧、插秧、直播期间光照足,阴雨少。前期基本苗足,质量好,返青分蘖快。中期成穗率较高,亩有效穗数比上年同期增加。早稻抽穗以后,雨水调和。梅雨期梅雨量偏少,降雨强度较常年偏弱,有利于早稻授粉受精和灌浆充实,结实率提高,使得单产提高。据统计,早稻亩产352公斤,比上年增加14公斤;总产144.3万吨,比上年增产24万吨,增长20.2%。

    3、秋粮预计增产400万吨以上。全省秋粮面积比上年扩大317.6万亩。虽然在秋收作物发育的不同时段我省局部地区先后遭受了洪涝、轻旱、高温等不同程度的危害,对该地区秋收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全省大部分地区自5月中旬以来,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匹配合理,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夏播夏种的适时开展,有利于稻谷的后期生长和收获,为秋收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在作物生产关键期没有出现大的气象灾害,无明显的病虫害发生,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今年秋粮总产1800万吨,比上年增产400万吨以上,增长三成左右。

    (二)油料夏秋均呈丰产态势。全省油菜播种面积1504.1万亩,比上年减少17.7万亩;单产130公斤,比上年增长27.3%;总产192.5万吨,比上年增长25.9%,创历史最好水平。秋油播种面积571.6万亩,比上年减少25.5万亩,其中花生播种面积387.8万亩,比上年减少21.7万亩,芝麻播种面积182.1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预计秋油总产100万吨,比上年增产21.5万吨,增长27.3%。全年油料总产292.5万吨,比上年增产61.1万吨,增长26.4%。

    (三)棉花恢复性增产。今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12万亩,但单产水平提高。据主产棉区反映,今年棉花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单株铃数将达到30个左右。预计全省棉花总产38万吨,比上年增产8.5万吨,增长28.8%。

    四、种植业生产效益增加明显

    由于今年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尽管农资价格上涨,亩生产成本增加,但总体来看,种植业生产效益明显回升。与上年相比,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效益全面提高,但受市场价格下降因素影响,部分地区棉花亩效益略有下降。据农业部门测算,今年小麦亩效益(未扣除用工费用,下同)250元,比上年增加236元;水稻亩效益490元,增加290元;玉米亩效益277元,增加190元;大豆亩效益347元,增加174元;棉花亩效益640元,增加5元;油菜籽亩效益210元,增加105元;蔬菜亩效益1310元,增加442元。

    五、养殖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的“禽流感”给我省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这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并更加重视畜牧业。各级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畜种改良、疫病防治等科技措施进一步加强,省政府及时制定组织实施了《安徽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大大促进了畜牧产业化的进程。前三季度,全省肉类总产量为25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8%。

    由于生猪市场价格不断攀升,1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猪肉市价接近或高于牛羊肉的市价,猪粮比价达到1:6左右,高于1:5.5盈亏点,养猪效益非常显著,是近五年来效益最好的一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出栏达1972万头,猪肉产量达16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和2.3%;生猪存栏1891.8万头,同比下降4.7%。

    禽业生产受年初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冲击和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扬的双重影响,规模养禽户和种禽饲养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禽流感”疫情的全面控制,需求上升,市场反弹,效益回暖,生产迅速恢复。前三季度全省禽肉产量59.7万吨,同比增长7.4%,出栏39104万只,增长6.1%。

    牛羊等草食家畜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种草养畜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举措。前三季度全省羊肉产量9.6万吨,同比增长11.4%,出栏821.9万只,增长7.5%;牛肉产量21.8万吨,增长4.4%,出栏166.4万头,增长2.9%。

    随着特色渔业、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渔业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水产品产量108.9万吨,同比增长1.8%。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出现农村土地纠纷的苗头

    由于中央和省采取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甚至大批外流的农民也纷纷返乡务农。但随之而来的以“要田种,抢田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在许多地方不断出现,成为当前农村问题的焦点之一。引起土地纠纷的主要原因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要地;土地流转不规范;以结构调整为名违法收回承包地,发包给第三者经营;因土地被征用;少数地方二轮承包遗留的问题;土地计量单位差异悬殊等等引发的纠纷。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具有群发性、复杂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及时化解此类纠纷。要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的调解作用,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有效调解。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正违规行为,流转的土地不能改变农业用地的性质。同时,按照“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从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耕地,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耕地中安排和解决好少数农民因多种原因无地或少地的问题。

    二、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侵蚀了农民的利益

    由于实行粮食保护价、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加之今年粮食丰收,产量增加,农业税减免,农民种粮收入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主要成本如种子、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据统计,前三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指数为111.3,其中种子指数为107.4,化肥115.2,农用机油114.1。农资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种地的成本,抵消了农民增加的部分收入,同时也降低了农村政策的预期效果。此外,农资市场鱼龙混杂,假种子、劣质化肥坑害农民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对生产化肥等农业资料的涉农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控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或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从源头上抑制农资价格的上涨。同时,加大对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和查处出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安徽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